二、耶稣进圣殿 #21:12-17|
◎#可 11:15-19;路 19:45-49|
(一)耶稣进圣殿,赶出做买卖的人与兑换银钱的人,指責这些商人使圣殿成为贼窝。#21:12-13|
●「神的殿」:较可靠的古抄本中都没有「神的」只作「殿SNG02411」,而这個SNG02411指的
是「圣殿区域」、「圣殿范围」。
●「兑换银钱之人」:SNG02855,「银钱兑换者」,圣经中仅出现於
#太 21:12;可 11:15;约 2:15|。
●「凳子」:SNG02515,「椅子」、「座位」,圣经中仅出现於#太 21:12;23:2;可 11:15|。
●「贼」窝:SNG03027,「强盗」、「革命份子」、「游击队」。
●贼「窝」:SNG04693,「山洞」、「隐藏处」。
◎#21:13|引自#赛 56:7;耶 7:11|。
◎根据马太、马可、路加福音的记载,耶稣洁净圣殿是发生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数日。约翰所
记载的可能是另外的一次。学者持两种不同的理论,而一般比较多认为约翰记载的是耶稣传
道初期的另外一次洁净圣殿,另有人推測#可 3:22|一事是因为耶稣在耶路撒冷洁净圣殿的
结果。
◎这里指的应該是「外邦人院」,从外地来的朝圣者不便携带祭物,而祭司们又指定特殊的钱
币(古推罗币)来缴纳圣殿税(理由是罗马的货币上有凯撒或其他神只的像,亵渎上帝),
因此供外邦人敬拜的地方就变成兑换钱币和买卖祭物的场所。买卖货币和祭物本身没有什么
不对,但是他们不应該在外邦人可以敬拜的地方进行买卖,而应該退到圣殿外去。当時所献
的祭物必须是祭司接纳「无残疾」的才可以献祭,显然要在圣殿周遭開业也必须获得祭司允
许,因此祭司可以由其中获利。
◎许多学者注意到此处的「贼窝」,意思应該是「民族主义革命份子的大本營」,因为这些与
祭司们勾结的生意人是占据外邦人院牟利,想要推广的也主要是以圣殿敬拜为特徵的犹太民
族主义,他们心目中的救赎,就是政治性的弥赛亚来带领他们推翻异族统治,而非真正的耶
和华敬拜,我们的信仰是不是也落入这种「民族主义革命份子的信仰」?基本上就是不欢迎
异族来加入自己的崇拜,把自己的民族复兴当成是信仰的宗旨。
(二)圣殿中的瞎子、瘸子来到耶稣面前,耶稣就治好他们。#21:14|
◎犹太人的口传律法禁止瞎子、瘸子等残障人士到圣殿献祭,不過只要他们不携带可能引来不
洁的垫子、扶手、拐杖等物,也可进外邦人院,这次可能是有一大群瞎子、瘸子蜂拥而至。
◎此处是马太福音独有的记载,也是马太最后一次记载耶稣的醫治工作。
(三)祭司长和文士对耶稣恼怒,而耶稣以圣经的话回应他们,暗示自己是上帝差遣来的。
#21:15-16|
●「小孩子」:SNG03816,原文時态是「阳性复数」,指「小男孩们」。
●「甚恼怒」:SNG00023,「被激怒」、「愤慨」、「忿恨」。
◎这里引的经文是七十士译本的#诗 8:2|,原文中受称颂的是「耶和华」。耶稣在此暗示人对
他的赞美等同於对耶和华的赞美,等於把自己当神来看。
(四)耶稣晚上住宿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大尼。#21:17|
●「伯大尼」:字义是「枣椰之家」或「悲惨之家」,橄榄山东坡上的一個村落,離耶路撒冷
约三公里。
●「住宿」:SNG00835,「過夜」,圣经中仅出现於#太 21:17;路 21:37|。
◎耶路撒冷在节日的時间非常拥挤,所以耶稣出城去附近過夜,他可能住在马大、马利亚、拉
撒路的家。
◎耶稣来到自己的城,最后却出城去住,圣经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们似乎隐约察觉到作者记载
下耶稣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