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诫的颁布 #20:1-17|
○#出 34:11-26;利 19:1-18;申 5:6-21;27:15-26|
◎犹太传统认为以色列人出埃及后走了47天到达西奈山,第五十天,
也就是五旬节领受十诫。
◎以色列并非第一個,也不是惟一一個有明文记载律法文件的民族,这
一点在我们看十诫前要铭记在心。早在以色列人之前,就有许多古代
律例,例如苏默人、巴比伦人、亚迦得人都有自己的法典。不過并没
有发现古埃及有法典,可能是因为古埃及以法老王为神明,所以法老
王的话就是律法。
◎古代拉比数算過,五经中共有 613条律例,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
十诫,可以算是总纲,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
◎当時的法典是以「判例法」为主,详细列出那一种罪行要处以怎样的刑
罚,使用「因果式的语句」("如果你......我就......")。十诫却是禁
止或要求某种行为的「apodictic law」、「categoric law」、「明文
」、「绝对法」,这在当時的法律中是比较少见的。
◎十诫的分法,一般是用祈使式动词来判断,但即便如此,还是可以有九
条或十条的争议,不過由於#出 34:28|很明确提到摩西刻在石版上的约
章是「十」条诫,所以总数是十条是没有争议的,只是如何算,目前没
有一致看法。
A.犹太人的分法:#20:1-3|第一诫 #20:7|第二诫 #20:17|第九诫与第十
诫。
B.基督教传统分法:#20:3|第一诫 #20:7|第二诫 #20:17|第九诫与第十
诫。
C.新教分法:#20:3|第一诫 #20:4-6|第二诫 #20:17|第十诫。西元1520
年以后慈运理和加尔文推动的。
◎十诫发言的对象都是「你」(第二人称阳性单数)。用单数的目的是要把
每条诫命向社群成员個别传达,每一条都是直接要求每個人要遵守的。用
阳性的格式可能是因为希伯来圣经以男性为尊的本质使然,且婚姻配偶被
视为一個单位,并没有暗示女性可以豁免或不需遵守的意味。实际的意义
就是「每個人」、「每個個体」都要遵守。
◎这段经文传统上称为「十诫」,必须放在耶和华向以色列人显现的脉络,
不可解離阅读。有许多研究比较其和古代近东法律系统,最重要的是旧约
律法本质不是为了限制人,而是自由的宪章,是启示的法则。此段经文中
有些较长或重复的,都是以色列人有困难遵守的,所以要特别提醒。
◎关於「十诫」 (Ten Commandments)的讨论:
a.常有人称之为「十言」 (Decalogue),这词来自於「十句话」的希腊
文(deka logoi),logos也有「律法」的意思。因为希伯来圣经从来没
有说過这些话是律例。
b.除了#出 20|,「十诫」也记录在#申 5:6-21|,只是出埃及记和申命
记的版本稍为不同,例如要守安息日的理由不同(见 #20:8|注释)。有
学者认为这是正典中最早出现的重复记录。
c.#申 19|也有十诫记载但不太完整,一般认为是#申 19|这段引用了
#出 20|这边的版本。
d.一般认为十诫是以色列人最早期的身分认同的一部分,会放在约柜中(
#25:10-22; 37:1-9|)表示在当時应該就是社群宪章。但是到了王国時
期(西元前十世纪到六世纪)是否仍占重要的位置有所争议,但在蒲草
纸抄本(Nash Papyrus)还有昆蘭社团的文件内都有证据显示诵读十诫
是被掳后圣殿日常礼仪的一個项目。
(一)前言 #20:1-2|
●「话」:SNH01697 「话语」。这個希伯来字又有「言论」或「声
明」的意思。#20:1|只有用 SNH01697 这個字,只提到神
说了一些「话」而没有讲明数目是十。但是在#34:28|
以及#申 4:13; 10:4|则用「十言」(和合本译为「十条
诫」)指称摩西刻在石版上的约章。
◎这一段的意思是:上帝有权颁布诫命。犹太人称「十诫」为「十句
话」、「十言」。
◎旧约的律法中,只有十诫是上帝亲自发言,亲自刻在石板上,其他
都是摩西转达。
●「我是耶和华」:等於是重复摩西#3:5-18|上帝启示自己的经验。
◎照当時的立约惯例,也都会有一段前言说明宗主国的貢献与恩惠。
此处就是说明上帝曾经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