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色列人发现自己被骗,却无可奈何,只好让基遍人作劈柴挑水
的人#9:16-27|
●「近邻」:「近的」,可指時间或空间上的近,此处应該就是
指「空间」上的近。
●「基非拉」:字义是「雌狮」。基遍西南西方8公里。
●「比录」:字义是「水井」。
●「基列耶琳」:字义是「森林之城」。Tell el~Azhar,约在耶
路撒冷西北13公里。
●「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基遍及其结盟的城镇,
遗址都在便雅悯境内。
●「发怨言」:「发牢骚」、「抱怨」。
◎#9:18|会众向首领发怨言的背后原因,应該不是为了他们没询
问上帝导致放過迦南人,而是没有杀迦南人,就无法夺取战利
品。
●「害」他们:「碰触」、「击打」、「伤害」。
●「容他们活著」:「存续生命」、「使其存活」。
●「忿怒」:圣经中多用来指「神的愤怒」。#书 22:20|就用这個
字来指上帝对亚干的罪所发出的反应。旧约中出现29
次。
◎要基遍人作为圣所劈柴挑水的人的经文根据来自於#申 29:10-11|
,凡住在該地的外邦人就必须作这些事。虽然劈柴的斧头可以当
作武器使用(#耶 46:22|),不過这里是作和平的用途。挑水是
为了生存而每天必须作的事,这对基遍的居民尤其適用,因为在
当地找到山地最大的井之一。
◎圣经中其他提到基遍的大水池有: #撒下 2:12-16|;#耶 41:12|
,表示基遍池(井)很可能是附近一带的重要水源。
◎自从以后,基遍人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中,虽然属於次等公民(为全
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但受到保护。分地時,基遍城劃归便雅
悯支派(#18:25|),后来成为利未人的城邑(#21:17|),也是历史
上一個重要的宗教中心(#王上 3:4-5|;#代上 16:39|;
#代下 1:3|)。
●「神的殿」:原文是「神的家」,不一定是指「圣殿」,虽然后
来这個字用来指「圣殿」,但此時显然就是指「会
幕」。不需要把这段文字当成是后来的加笔。
◎「有人实在告诉....,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们甚怕丧命,就
行了这事」:基遍人说明这是为保命而走投无路的阴谋,且又将
自己知道上帝赐这地给以色列人的事说出,因此只好自甘为奴了。
●「所要选择的地方」:原文是「单数」型态,并有冠词,意思是
「某個特定的地方」。
●「耶和华的坛」:后来基遍就有耶和华的祭坛#代下 1:3,5|。
◎后来还是有以色列人想灭绝基遍人,如扫罗王#撒下 21:1-9|。
不過约书亚的誓言基本上还是有效的,甚至后来还有基遍人与犹
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一同回来,重建耶路撒冷#尼 7:25|。另外
也有人认为#拉 2:43|记载与所罗巴伯一同回国的尼提宁(殿役)
,可能就是基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