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耶稣被钉十字架 #27:32-44|
○#可 15:21-32;路 23:26-43;约 19:17-24|
(一)古利奈人西门被兵丁强迫背耶稣的十字架同去各各他刑场。#27:32-33|
◎「他们出来的時候」:圣经虽然没有明说,不過应該是指「出城的時候」,因为
#可 15:21;路 23:26|都说「西门是乡下来」,因此在城外遇到
行刑的队伍是比较可能的。
●「勉强」:SNG00029,「强迫」、「徵用」、「强迫服劳役」,圣经中仅出现於
#太 5:41;27:32;可 15:21|。
●「古利奈」:是当時非洲北部吕彼亚省的重要城邑。
●「各各他」:字义是「头骨」。
●「髑髅」:SNG02898,「头骨」。
◎通常犯人要自己背十字架的横梁到刑场,此木重大约十三到十八公斤,耶稣可能因为受
伤太严重,以致无力全程背负十字架。
◎背十字架的「西门」的家人,后来成为很好的基督徒。可以参考#罗 16:13|。而
#可 15:21|说明亚力山大与鲁孚应該是马可福音读者熟悉的人。这個「西门」被称为是
「古利奈人」,有人认为「西门」这個名字显出他是犹太人。不過「西门」这個名字虽
是犹太人常用的名字(用来翻译旧约的「西緬」),但是这個名字在古希腊就出现過,
他的两個儿子「亚力山大」与「鲁孚」的名字也是犹太人与希腊人都常用的,因此无法
以名字为理由说他是犹太人。
(二)耶稣拒喝兵丁给的苦胆酒,兵丁将耶稣钉十字架之后,就抽签分耶稣的衣服。#27:34-36|
●「苦胆」:SNG05521,「胆汁」、「苦的东西」,圣经中出现於#太 27:34;徒 8:23|。
#可 15:23|说是「没药调和的酒」,马太一方面用比较广义的字来描述苦味
的来源,也与#诗 69:21|的记载连结。
●「调和」:SNG03396,「混合」、「参杂」。
◎「苦胆调和的酒」:犹太人根据#箴 31:6|有個习俗,给那些即将被处决的人喝掺入没
药或苦胆的酒,使他们对痛的反应比较不敏锐。也有另一种说法是
士兵故意用非常苦的酒让耶稣喝,是要玩弄耶稣。
◎「钉十字架」:犯人的双手被钉在横梁上,双脚被綑或钉在直梁上。柱上另有一块突出
的木头,可以让犯人坐上,支撑部份身体重量。只有奴隶与非罗马公民
才能够被判处此刑罚。
●「拈阄」:SNG00906+SNG02819,「抽签」。
◎「拈阄分衣服」:传统上十字架的受刑人都是裸身被钉的,所以受刑人的衣服就成为执
行人的所得。马太幾乎逐字引用#诗 22:18|的七十士译本经文。
◎#27:36|是马太独有的记载,大概是要说明耶稣的确是死在十字架上。
(三)耶稣的头上的牌子写明他的罪状是「犹太人的王」,旁边有两强盗与耶稣同钉死。
#27:37-38|
●「一個牌子」:SNG00156,「罪状」、「被控的罪名」、「法律行动的根据」。
#约 19:20|记载这是用希伯来文、希腊文与拉丁文撰写的。
●「强盗」:SNG03027,「革命份子」、「游击队」、「土匪」。
(四)众人、宗教领袖,甚至是同钉的强盗都讥笑耶稣。#27:39-44|
●「讥诮」他:SNG00987,「诽谤」、「嘲骂」、「奚落」。
●「倚靠」神:SNG03982,「信赖」。
●这样地「讥诮」他:SNG03679,「侮辱」。
◎耶稣在此忍受众人的讽刺与侮辱,其实他是为这些人死,而这些人居然用各样的方式让
他身心痛苦....。
◎一般认为耶稣被定十字架有以下的幾個過程:到达各各他#太 27:33|、不接受苦酒
#太 27:34|、兵丁分衣服 #太 27:35|、安放耶稣头上「犹太人的王」牌子#太 27:37|
、与两個强盗同钉十字架#太 27:38|、耶稣第一次呼喊「赦免他们」#路 23:34|、耶稣
被路過的人讥笑#太 27:39-44|、两個强盗对话#路 23:39-43|、耶稣第二次呼喊「今日
要和我一起在乐园里」#路 23:43|、耶稣第三次呼喊「妇人,看啊,这是你的儿子」
#约 19:26-27|、各各他被黑暗笼罩#太 27:45|、耶稣第四次呼喊「我的神为什么離弃
我」#太 27:46|、耶稣第五次呼喊「我渴了」#约 19:28|、耶稣第六次呼喊「成了」
#约 19:30|、耶稣第七次呼喊「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路 23:46|、耶稣死
了#太 27:50;约 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