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23章13节 到 23章25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十五、耶稣被彼拉多判死刑 #23:13-25|
        ○#太 27:15-26;可 15:6-15;约 18:39-19:16|
    (一)彼拉多表明自己和希律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所以打算責打后释放耶稣。
          #23:13-17|
          ●「传齐了」:SNG04779,「召唤」、「召集」。
          ●「官府」:SNG00758,「统治者」、「官员」。
          ●「誘惑」:SNG00654,「从某处转離」、「引誘」、「误导」。
          ●「审問」:SNG00350,是一個法律用词,用於正式的法庭诉讼中。
          ●「責打」:SNG03811,原意是「以鞭打或使痛苦来管教」。
          ●#23:17|大部份的早期古卷没有记载,很可能是后来抄写的人把马太和马
            可的经文加进路加的经文了。
          ◎彼拉多建议責打耶稣,可能是要安抚群众。

    (二)众人却期望彼拉多杀死耶稣,而释放巴拉巴,而彼拉多还是期望释放耶稣
          ,第二次劝告众人。#23:18-20|
          ●「众人」:SNG03826,「全部一起」,指「祭司长、官员、百姓」。
          ●「巴拉巴」:字义是「父亲或主人的儿子」。
          ●「作亂」:SNG04714,「煽动、引发暴亂」。
          ●「劝解」:SNG04377,「对....说话」。
          ◎巴拉巴所犯的罪,正好是祭司长们控告耶稣的罪名。然而众人却选择要
            释放真正犯作亂叛国罪的人,除掉没有作亂叛国的人。

    (三)彼拉多第三次劝众人释放耶稣。#23:21-22|
          ●「喊著」:SNG02019,原文時态是「不完成式」,表示「继续不断高声
                      喊叫」。
          ◎「钉十字架」:犯人的双手被钉在横梁上,双脚被綑或钉在直梁上。柱
            上另有一块突出的木头,可以让犯人坐上,支撑部份身体重量。

    (四)而众人还是执意要杀耶稣,所以彼拉多就决定释放巴拉巴,把耶稣钉十
          字架处死。#23:23-25|
          ●「催逼」:SNG01945,「迫使」。
          ●「大声催逼」:原文是「以大声催逼」、「以大的声音强迫」。
          ●「求」:SNG00145,「请求」、「要求」,不是「恳求」。
          ●「定案」:SNG01948,「裁定」,圣经中仅出现於此。
          ●「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原意是「将耶稣交给他们的
            意願」,意思是「应他们的要求交出了耶稣」(新汉语译本)。
          ◎即使彼拉多不是没有错误,他听从了暴民的声音,不理会事实。但至少
            彼拉多是持续三次的为耶稣開脱,也多次声明他找不到实际的罪名。倒
            是这些犹太人宁可歪曲事实,任凭偏差的民族主义作祟,执意让不真正
            当王的耶稣死。
          ◎彼拉多曾经犯過两次重大错误,一次是把皇帝的肖像放在军旗上開进耶
            路撒冷,引起群众严重的抗议事件。而另外一次是彼拉多决定为耶路撒
            冷城建立一套新的供水系统時,决定动用圣殿的献金,结果使犹太百姓
            群情哗然,发生武装抗议。结果彼拉多决定武力镇压,结果情势不能控
            制,造成重大死伤。因此彼拉多已经累积许多民怨,如果百姓把这些事
            情直接向政府弹劾,彼拉多一定会被革职,所以这時候彼拉多不敢违逆
            众人的意思,而#约 19:12|中犹太人高喊的话,就是暗示要以举发彼拉
            多的失职来胁迫他就范。亦即彼拉多面对正义与自己在巴勒斯坦的统治
            权之间的矛盾,他选择了自己的统治权而放弃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