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督徒与软弱弟兄的合一关系 #14:1-15:3|
◎因为犹太基督徒返回罗马教会中,保罗预期将会发生一些冲突,因此预
先说明并解决相关問题。
◎这一段与#林前 8:1-10:33|探讨的课题相当一致,保罗写罗马书時,人
在哥林多,他可能希望预防罗马教会遭遇哥林多教会一样的分裂,所以
预先用哥林多的经验来劝告罗马教会。
(一)各人的自由: #14:1-12|
1.信仰软弱的人,大家要接纳,不要为個人意见下判断。#14:1|
●「信心」软弱:SNG04102,「信仰」。
●信心「软弱」:SNG00770,「生病」、「软弱」。
◎「信心软弱」:主要是指「基督徒对自己信仰里那些可以做,那
些不能做,没有肯定的把握」。
●「接纳」:SNG04355,「接待」、「接受」,原文是命令语气。
此字不只是「容忍」,而是要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弟兄
姊妹,也因此要与他们一起吃饭(会造成自己的困扰
)、聚会。
●「辩论」:SNG01253,「分辨」、「辨识」、「争吵」。
●「所疑惑的事」:SNG01261,「想法」、「意见」、「争执」、
「辩论」。
●「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意义可能是「不是为要判断意见」或
「不要陷入意见的争辩」。意思就是
「坚强的信徒不要替软弱的信徒在一
些犹豫不决的事上做主张,每個人都
当自己靠主做决定。」
◎此处就是要体恤软弱弟兄的软弱,不必强把正确的思想加在软弱
弟兄身上(指在饮食、守日方面)。而要接纳弟兄的选择并牺牲
自己的自由以便接纳弟兄。
◎这里所提到的「信心软弱的」,很可能是当時的犹太基督徒。不
過在现今的教会中,仍有不少人也是「信心软弱」,所以这里的
教训并不局限於当時的罗马教会。
◎保罗此处说的「信仰软弱的」是過类似修道士生活(禁戒很多事
情)的人,「信仰坚强的」是能运用信仰带来的自由的人,跟我
们一般的想法可能正好相反。
2.不管吃不吃某种东西,彼此不要轻看或论断。#14:2-3|
●「百物」:SNG03956,「所有东西」。
◎#14:2|大概是描述有些人因为市场肉品处理的方式不一定合乎犹
太人的标准,所以干脆吃素,以维持自己不至於吃到不合律法规
定的食物。
◎「只吃蔬菜」:可能因为市场上出售的肉类往往曾被用来拜祭偶
像,或不符旧约对食物的处理规定。
●「轻看」:SNG01848,「藐视」的意思。
●「论断」:SNG02919,「审判」、「宣判」、「定罪」。
●「收纳」他:SNG04355,「接待」、「接受」。
◎#14:3|后半段是責备信心软弱的人不可以因为食物或守日子来定
罪信心坚强的人,因为上帝都接纳这些人为基督徒了,我们凭什
么爲了其他的理由定罪这些人?
3.因为上帝接纳了基督徒,所以基督徒也不要彼此论断。#14:4|
●「仆人」:SNG03610,「家仆」、「佣人」,此字新约圣经仅出
现4次#路 16:13;徒 10:7;罗 14:4;彼前 2:18|。
◎此处先提到「论断」,对照#14:3|是先禁止「软弱的人」论断「
坚固的人」,此处应該是对「软弱的人」发言。
◎此处的意义是:我们既然不是奴隶的主人,就不应該论断奴隶的
行为,毕竟奴隶的行为好坏,他的主人自己会负責(而且主人一
定会让他的仆人不失败),我们既然没有所有权,就不应該出面
论断。
4.只要是为主做的,都值得感谢。#14:5-6|
●「意见坚定」:SNG04135,「完全信服」或「有把握」。
●「守」日:SNG05426,「专注於」、「留意」。
◎「这日比那日强」:应該是指旧约节期中某些要守的日子,尤其
是指着安息日。
●「意见坚定」:SNG03563+SNG04135,「心思完全信服」。
◎此处保罗认为食物、节日这些事情,信徒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态
度,即便两种态度有高低之别,但持不同态度的信徒可以互相接
纳、互相团契,也无需强迫对方改变。
5.我们没有人为自己活或为自己死,因为耶稣死而复活是我们的主。
#14:7-9|
◎此处说明了不要去论断、调整基督徒对上帝敬虔的方式之理由,
真基督徒选择的生活方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基督,所以基
督悦纳每一個人的敬虔,我们也就不用替别人担心他的敬虔是不
是不被基督接纳。
6.所以不要轻看或论断其他基督徒,但每個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
负責。#14:10-12|
◎此处提到「论断」又提到「轻看」,对照#14:3|,此处应該是对
「坚固的人」发言。
●「台」前:SNG00968,「裁判席」、「审判台」、「法庭」。
●「万口」:SNG03956+SNG01100,「每一個舌头」、「每一种语
言」。
◎#14:11|引用七十士译本的#赛 45:23|,但做了一部分的修改。
●「说明」:SNG03056,「道」、「论述」、「理由」。
◎#14:10|是表示我们都是要被审判的人,不是要去审判人的人,
所以我们要避免自己胡亂评判、轻看其他基督徒,尤其在这些不
影响得救与否的生活方式上。#14:11-12|也表明我们必须各自对
上帝负責,所以不必在别人的敬虔上论断其他人。
◎保罗在这里不是讨论吃喝、守日与得救的关系,而是讨论信徒间
不同生活方式的問题。重点不在澄清事件本身的对错,而在矫正
基督徒相处時的错误态度。这些問题的对错讨论在#加 4:8-11|、
#西 2:16-23|、#提前 4:3-4|中有提到,这些食物的禁戒与日子
当然都是不需要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