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大利被巴比伦王立为省长,但是以实玛利杀了省长,将众人
带往埃及。#25:22-26|
○#耶 40:7-43:7|
●「沙番」:字义是「石獾」。#王下 22:3|约西亚王時担任书记
一职。
●「亚希甘」:字义是「我兄弟已经高升」,#王下 22:12,14|记
载其参加了约西亚王的革新运动。
●「基大利」:Gedaliah,「耶和华是伟大的」,是亚希甘的
儿子。亚希甘就是#耶 26:24|提到在祭司和先
知控诉耶利米为假先知時为耶利米挺身而起的那
一個。而基大利的祖父沙番则是约西亚時代的
御文书,是沙番将发现的律法书读给约西亚王
听,并协助约西亚王推动宗教改革(
#王下 22:8-10|)。所以基大利算是显要家族
的成员,但不属大卫家。考古学家在拉吉发现
了一個具有基大利名字的戳印,显示这人有行
政经验。
●「尼探雅」:字义是「耶和华所赐的」。
●「以实玛利」:字义是「神会听见」。
●「加利亚」:字义是「秃子」。
●「约哈难」:字义是「耶和华已赦免」。
●「尼陀法」人:字义是「落下」。
●「单户篾」:字义是「安慰」。
●「西莱雅」:字义是「耶和华是统治者」。
●「玛迦」人:字义是「压」。
●「耶撒尼亚」:字义是「耶和华已聆听」。
●「米斯巴」:字义是「了望台」,Mizpah。此地最为学者接
受的地点,是耶路撒冷北面约八英哩(13公里)
近以色列边界(在便雅悯和犹大的边境上)的纳
斯贝泉堆丘(Tell en-Nasbeh)。这個地方从士
师時代開始就是军事宗教的中心(见
#士 20:1-3|; #撒上 7:5-14|; #撒上 10:17|;
#王上 15:22|)。米斯巴離拉玛(#耶 40:1|)不
遠。根据#撒上 10:17-25|的记载,以色列的首
任君王就是在「米斯巴」选立的。
●「以利沙玛」:字义是「我的神已经听到」。
●「宗室」:「王室后裔」。
◎以实玛利刺杀基大利的可能动机:
a.认为基大利是卖国贼(臣服於巴比伦王)。
b.忌妒基大利,因为以实玛利自己是皇室的成员,认为领袖
的地位应該由自己担任。
c.为了减弱巴比伦的势力,所以把刺杀基大利当作报复行动。
d.可能是亚扪王巴利斯收买了以实玛利,因为亚扪王企图将
犹大占为己有(#耶 40:14|)。
◎#25:26|的意思是以实玛利又一次背叛巴比伦人,杀了官派省
长。虽然后来约哈难把米斯巴的人口拯救回来,但不知道巴
比伦王会怎样看待这件事,犹大人应該会怕遭遇巴比伦人的
严厉报复,所以不听先知耶利米的劝告,逃往另一個大国
「埃及」。
◎#耶 52:30|记载:尼布甲尼撒第23年(西元前582/581年),
巴比伦王掳走犹大人745人。圣经没有记载原因,不過很可能
是报复基大利被刺杀的事件。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於西元前568或567年入侵埃及。埃及无
力反抗,任巴比伦掠夺。当時埃及王法老阿玛西虽然战败,
但并没有完全被巴比伦占领,后来还与巴比伦保持一种友好
的关系。至少初期埃及是受到巴比伦的蹂躏、劫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