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撒玛利亚人 #10:25-37|
(一)律法师的试探与耶稣的对答 #10:25-29|
1.一個律法师想要试探耶稣,問耶稣:「我該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10:25|
●「律法师」:SNG03544,「熟稔律法的」,指「通晓圣经的学者」。
●「试探耶稣」:「试探」是SNG01598,「试验」。经文表示律法师「
想要试验耶稣」。冯荫坤先生认为这并不一定表示有
敌意的试探,而有可能是律法师要对一個身份不明的
教师作些检验。
●「承受」:SNG02816,「继承」、「获得」、「拥有」。
●「永生」:「永遠的生命」,与「救恩」相等,指「有分於神的国」。
◎此处实际是用「继承永生」,表示律法师认为他的身分本来就会有永
生的应许,問题只是怎样「实际继承」罢了。或者说律法师的問题是
「怎样才能持续留在永生群体之中」?
2.耶稣反問律法师关於律法上的记载。#10:26|
●你「念的」:SNG00314,「阅读」、「朗读」。
3.律法师回答:「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
邻舍如同自己」,耶稣以此为正确答案。#10:27-28|
●「尽」心:SNG03650,「所有的」、「全部的」、「完全的」。
●尽「心」:SNG02588,「心」。
●尽「性」:SNG05590,「魂」、「生命力」。
●尽「力」:SNG02479,「能力」、「力量」。
●尽「意」:SNG01271,「理解力」、「头脑」。
◎「他回答....」:这位律法师的回答,第一部份取自「示玛」
(Shama,#申 6:5;11:13|),这段经文是抄写在佩经盒
之内随身携带的。第二部份取自#利 19:18|,显示这位律法师
知道律法。在其他地方,耶稣把这两段经文(#申 6:5;利 19:18|
)放在一起,来回答另一個問题(#太 22:35-40;可 12:28-31|
)。不论是四层面的爱(心、性、力、意,如本节及#可 12:30|所
提),还是三层面的爱(#申 6:5;太 22:37;可 12:33|),其重点
都是说「神要求我们完全献上」。
●回答的「是」:SNG03723,「正确无误地」。
●你这样「行」:SNG04160,「做」,原文指「继续一直这样做」。
4.律法师反過来询問「谁算是邻舍」。#10:29|
●「显明自己有理」:SNG01344,「证明为正确」、「宣告为义」。
●「邻舍」:SNG04139,「邻居」,原文的意义是「一個和自己有任
何交往的人」。但是犹太人加上了种族的因素,认为「
邻舍」不包括与他们敌对的撒玛利亚人及外邦人。而法
利赛人更可能连一般平民都不纳入「邻舍」之列。
◎律法师可能是要来抓耶稣的把柄,虽然不知道他到底要用怎样的方式
来抓耶稣的把柄,也许这問题不過是一连串問题的開始,或者这不過
是律法师要来鉴定耶稣水准的測验。但是显然耶稣的反問显露出这律
法师自己早就已经知道問题的答案。所以律法师得要更进一步的問「
邻舍」的問题来显出自己不是故意找耶稣麻烦。
◎律法师的回答与耶稣的回应显示出「靠律法得救」的困难,律法师問
的正是「如何靠行为称义」的問题,而答案正是「地久天长的尽全力
爱上帝与邻舍」,这种一般人无力达成的高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