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13章1节 到 13章23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柒、天国的比喻 #13:1-53|
  一、撒种的比喻 #13:1-23|
      ○#可 4:1-20;路 8:4-15|
    (一)背景:海边,耶稣上船坐著教导,众人站在岸边听耶稣讲道。#13:1-2|
          ●「当那一天」:SNG01722+SNG03588+SNG02250,「在那天之内」,指耶稣母亲和亲属来访
                          的同一天。
          ●「许多人」:SNG03793+SNG04183,「大量的群众」。
          ◎这一篇讲论的对象是「许多人」,这是马太福音五篇讲论里面,唯一对象不是门徒的。耶
            稣以坐著的方式教导,这是当時拉比教导人的惯常姿势。

    (二)耶稣用比喻讲很多道理,提到撒种的人撒出去的种子的四种下场。#13:3-9|
          ●「许多道理」:SNG04183,「很多的」、「很多事」。
          ◎「比喻」:旧约中大概可归为四类:箴言,讽刺/嘲笑,谜,寓言。
                      新约中大概可归为五类:箴言,暗喻,明喻,故事比喻,寓言。
          ●「说:有一個撒种的」:直译是「看啊!那一個撒种的」。
          ●「路」:SNG03598,「道路」、「大路」。
          ●「吃尽了」:SNG02719,「吞吃」、「吃個精光」。
          ●「土浅石头地」:SNG04075,「多石的」。
          ●「发苗最快」:SNG02112+SNG01816,「马上冒出」、「立刻发芽」。其中SNG01816仅出
                          现於#太 13:5;可 4:5|,都是这個比喻的记载中。
          ◎「土浅石头地」:当地有些地方表层土壤很浅,下面是坚硬的石灰岩。种子撒进这种土壤
                            时,很快冒出幼芽,但雨季過后,酷热的夏季来临,植物的根部因受石
                            灰岩阻挡,无法往下生长吸取地下水源,在炎热的天气下就干枯了。
          ●「在荆棘里」:SNG01909+SNG03588+SNG00173,「在荆棘上」。
          ●「挤住」:SNG04155,「使窒息」。
          ◎「百倍」,当時一般的收成少於十倍,这里提到的百倍丰收是罕有的。
          ◎在当地的农夫耕种的惯例是先撒种再犁田。
          ◎虽然是比喻,但耶稣仍然提出警告,要大家注意比喻的内涵。甚至他大声喊著要有耳的就
            应当听。

    (三)门徒問耶稣用比喻的原因。#13:10|
          ●「进前来」:SNG04334,「前来」、「接近」。

    (四)耶稣以「使用比喻是针对听众的状况」来回答,并暗示听众的不信。#13:11-15|
          ●「奥秘」:SNG03466,「超然实情」或「秘密」,指「上帝为将来的历史所定下的计画和
                      旨意」。
          ●「不叫」他们知道:SNG01161+SNG03756+SNG01325,「但是没有被赐给」。
		  ●「夺去」:SNG00142+SNG00575+SNG00846,「从他被取走」。
          ●「油蒙了」:SNG03975,「心灵变迟钝」。
          ●「发沉」:SNG00917+SNG00191,「听不清楚」、「重听」。
          ●「恐怕」:SNG03379,「以致」、「免得」。
          ◎#太 13:10-15|引自七十士译本意思是:犹太人大半拒绝接受耶稣的教训,故意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所以耶稣用比喻讲道,让那些无心听的人无法了解,攻击他的人也无法取
            得明确的把柄,但对於那些願意寻索真理的人,比喻就成为传扬神国奥秘的媒介。
          ◎参考#可 4|就更明显了,比喻本是要人听懂,要人由简单的事物认识天国的奥秘(灯放在
            灯台上)。但对於那些无心寻索真理的人,比喻反而让他们对真相更模糊了。
          ◎「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引自#赛 6:9|,原来是上帝用讽刺的口气差遣以赛亚去传
            上帝的话给那些故意不领受的百姓知道。这一段经文需要深入去了解以赛亚书才能有比较
            正确的解释,上帝呼召以赛亚,当然是要以赛亚去传递上帝的信息给背逆的百姓,而以赛
            亚领受了上帝的信息之后,也的确是费尽心血、不怕危险的传达上帝的心意,无奈以色列
            人并不领受。因此我们综观#赛 6|的记载,就知道上帝用这段话是因为他预先知道以色列
            人要背弃他,所以用讽刺的话语告诉以赛亚他所要面对的情况。而耶稣在这里使用这段话
            ,听众立刻可以了解他的意思是百姓不听背逆,而他的努力将有如以赛亚对以色列人发言
            般的付诸东流。

    (五)耶稣言明门徒是有福的,因为领受许多好人想领受却没有机会领受的信息。#13:16-17|
          ●「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应該翻译为「有福啊!你们的眼睛」,与#5|的八福用法相似。
          ◎耶稣自认自己所传讲的信息(包含这些比喻)超越過去先知、旧约圣经所传达的。

    (六)耶稣解释撒种的比喻是表明人听到天国福音之后的四种结果。#13:18-23|
          ◎原文强调「你们」当听撒种的比喻。应該是前面耶稣肯定自己的教训超過历代的教训,所
            以要门徒谨慎注意听。
          ●当「听」这撒种的比喻:SNG00191,「聆听」、「注意」、「了解」。
          ●「明白」:SNG04920,「理解」,不单是指头脑的领会、了解,也有「接受」、「相信」
                      之意。
          ●「恶者」:SNG04190,「邪恶的」,原文是单数型态,是指「撒但」。
          ●「患难」:SNG02347,「压制」、「压迫」。
          ●「挤住了」:SNG04846,「抑制」、「挤压」。
          ◎耶稣谨慎的要门徒注意听这撒种的比喻。如果只是关乎听道的四种反应,耶稣又何必多此
            一举呢?但仔细想想,「听见不接受」、「听见接受但没有根基」、「听见接受却受世俗
            的誘惑影响」,这些都是门徒可能遭遇的危机。要让自己成为好土,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
            事情。所以这個比喻虽然看起来只是论及「四种反应」,但其实是「三方面的警惕」,而
            且是耶稣要门徒谨慎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