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帝要求将一人一天份量的吗哪存留下来当出埃及的见证
#16:31-36|
●「吗哪」:字义是「那是什么」。
◎「吗哪」常被学者认为是吸食柽柳树汁之小蚜虫的分泌物。
这种分泌物硬化掉下来之后,可以收集为甜味剂。但是这种
物质只於阳历五到七月间出產,且附近必须有柽柳。再者这
种分泌物產量不多,不可能足够以色列人吃。另有学者认为
这是某种植物:汉玛达(hammada)所產的甜汁。这现象似乎
和十灾一样,不一定跟自然界的正常反应无关,超乎自然的是
它发生的時间和幅度。无论如何,基於自然现象要来解释「吗
哪」,似乎整個规模与状态都遠不及圣经的描写。
◎关於「吗哪」:
(1)#16:31| 和 #民 11:7-9| 有详细的说明。
(2)#出 16:4|#尼 9:15|#诗 78:24|#诗 105:40|#约 6:31-32|
都称「吗哪」为「天上的粮食」,如同#16:15|提到「这就
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
(3)#诗 78:25|则称吗哪是「大能者的食物」。
(4)样子像「芫荽子」。
(5)应該是可口好吃的。
(6)这东西连他们的祖先都不曾见過/吃過。(#申 8:3|特别提到)
(7)有学者说是ㄧ种名叫「柽柳树」的沙漠植物,可能是因一种
昆虫的针刺作用流出分泌物状的液体,滴在地上成为白色的
结晶物体,或形成胶状,味似蜜糖。通常盛產於六月间。
(8)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阿拉伯人叫作「吗吾 (mann)」的东西,
是某种昆虫的分泌物,阿拉伯人喜欢将这种东西收藏起来,
在煮沸過滤后可当作蜜糖用。
(9)但以上两种说法无法回应以下問题:
a.这些植物或昆虫的分泌物怎样才能有足够產量到每天提供数
百万人的需要?
b.神在以色列人进迦南前都用吗哪供应以色列人,直到进迦南
地才停止(#书 5:12|),如何说有才有说停就停?
c.今日的吗吾不会生虫和变臭,颜色也不是白色的,也没拿来
制造糕饼,似乎不太像吗哪。
d.为什么一周只有六天才有吗哪的供应(#16:25-26|)?
(10)可见吗哪虽然可能和现在沙漠中获得的东西有相似之处,却始
终是一個独特的现象。
●「芫荽子」:「芫荽的种子」。
●「芫荽」: 大部分译本都作芫荽。但芫荽在沙漠极少出现,
这字较有可能是泛指有白色种籽的沙漠植物。
这种植物又叫「胡荽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
60公分左右。果实与种子大小约半公分。
●「薄饼」: 「小薄饼」、「薄酥饼」。
●「罐子」:此字圣经中仅出现於此处,不過大部分译本都认为
这是一個罐子状的容器。
●「法柜」前:原文是「见证」,不是「约柜」。
●「伊法」:约22公升。
◎#16:36|实为一個注解。
◎新约#约 6:58|宣称耶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明显地将耶
稣与旧约圣经的吗哪相比。
◎旷野的路是神引导的,但对物质的需求却使以色列人一再地发怨
言。此時我们看到神无尽的恩慈,也看到他依旧開放他创造的能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