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色列人与亚摩利王西宏、巴珊王噩的战争 #21:21-22:1|
○#申 2:24-37|是与亚摩利王西宏打仗的另一個记载。
●「西宏」:字义是「勇士」。
●「大道」:「君王大路」,这是指约但河东沟通南北的
通商大道,从阿卡巴湾口直达大马士革。
西元前2200-1800就已经存在,且有重兵驻
守於沿线。学者认为在亚伯拉罕的時代,从
叙利亚前来攻打所多玛的四王就是沿著这条
道路過来的。
●「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原文无此字。
●「就招聚他的众民」:原文是「西宏就招聚他的众民」。
◎#21:22|以色列人派人提出的和平過境请求,与#20:17|向以东
提出的一致。大概也因为这是约旦河东,并非应许之地。所以
以色列人并不期望要征服此处。西宏的反应与以东一样强硬
#20:20|,不過以色列人的反应就不一样,对以东是绕過去
#20:21|,对西宏,就是征服。
●「雅杂」:字义是「踩踏」。
●「雅博」河:字义是「倒空」,贯穿基列山脉的一条溪流, 从
东流入约旦河, 大约在加利利海和死海的中间。
◎亦即西宏的领土西界是约旦河,东界是亚扪人的领土。
●「多有坚垒」:原文是「坚固的」、「强壮的」、「有能力的」。
●「因为亚扪人的境界多有坚垒」:直译可能是「因为雅谢是亚
扪人的边界」或者「因为亚扪人有坚固的边防」。学者们认为
「坚固的」作为地名也就是后面提到的「雅谢」,不過这样的
说法比较牵强,因为「雅谢」原文与「坚固的」有相当的差异。
◎依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西元前1600年亚扪就已经有人定居。以色列
人来到这里時,亚扪人已经立国幾百年了。
●「希实本」:字义是「堡垒」。这国位於亚嫩河与雅博河之间
的约但河东,在现今约但国首都安曼之北偏西约
二十公里之处。
◎#21:27-30|是一首古老的战歌。描述西宏由北而南击败摩押,
取得亚嫩河到雅博河之间的领土。
●「作诗歌」的:「说谚语」、「说寓言」、「说诗句」。
●亚嫩河「邱坛」的祭司:SNH01116,「高地」、「高处」。
●亚嫩河邱坛的「祭司」:原文是「巴力」,意思是「拥有者」、
「丈夫」、「主人」。
◎#21:28|此处应該是西宏吞灭「亚嫩河高处(战略要地)」,而
非「邱坛」。
●「底本」:字义是「荒废的」。是摩押的重要城邑。
●「基抹」:字义是「镇压者」,是一個残暴的战神。也是摩押的国
神,祭拜仪式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将儿童经火献为燔祭(
参#王下 3:26-27|)。亚扪人可能也敬拜基抹神。
●「挪法」:字义是「疾风」。
●「米底巴」:字义是「休憩之水」。
●「雅谢」:字义是「受帮助的」。在约旦河东利未族的一個城市,
在迦得领土内的基列。雅谢離基列山不遠(
#撒下 24:5,6|;#代上 26:31|)
●雅谢的「镇市」:「女子」、「女儿」,意义是指「附属於主要城
市的乡村」。
○#申 3:1-11|是与巴珊王噩打仗的另一個记载。「噩」是巨人族的后
裔。
●「巴珊」王噩:字义是「多结果实的」。这是黑门山以南,加利利
海以东的一片肥沃土地。巴珊也以其橡树林而出名
(#申 32:14|;#诗 22:12|;#结 27:6|)。
●巴珊王「噩」:字义是「长颈的」。
●「以得来」:字义是「好的牧草地」。是巴珊的第二個都城(
#申 1:4|;#书 12:4;13:12|),位於加利利海东南
偏东和巴珊南部边境浩蘭山脉以西(#申 3:1,10|),
靠近雅姆克河的一個支流。
●「没有留下一個」:原文是「直到没有剩下生还者(阳性单数)」。
◎来自神的保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那里的人身材高大(
#申 1:28;3:11|),他们的防御工事也相当坚固。
◎战胜西宏与噩二王的事写入了 #诗 135:11;136:19-20|,足见此战
役的重要。
◎最后的征服是由玛拿西的子孫睚珥完成,他获得亚珥歌伯作为报酬
(#民 32:39,41|;#申 3:14|)。
◎以色列人后续又得了包括60余座坚固的城和许多小城镇(#申 3:4,5|;
#书 13:30|)。后来分给了玛拿西的半個支派,如前面所提到的(
#申 3:13|;#书 13:29,30|;#王上 4:13|)。
●「耶利哥」:字义是「它的月亮」。位於死海北方九公里,约旦河西
七公里,是一個绿洲,高度在海平面以下250公尺,是
全世界最低的城市。西元前七千年以前就有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