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4章1节 到 14章24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三、在法利赛人家中作客 #14:1-24|
    (一)背景:耶稣在安息日到一個法利赛人首领家吃饭,众人在旁边窥探耶
          稣。#14:1|
          ●法利赛人的「首领」:SNG00758,「统治者」、「领袖」。
          ●「窥探」:SNG03906,「观察」。

    (二)醫治患水臌的人 #14:2-6|
          1.主角:一個患水臌的人。#14:2|
            ●「水臌」:SNG05203,「水肿」,「里面积水」的意思。圣经中仅
                        出现於此。
            ◎当時的犹太人认为身体肿胀与情欲有关,故患者可能被认为因为心
              中充满情欲而遭上帝惩罚。
            ◎这個人应該不是受邀的客人,因为耶稣在#14:4|治好他的病就叫他
              走了,所以可能是非受邀请闯入,或者是事先计画好的。

          2.争论中心:安息日治病可不可以。#14:3|
            ●「律法师和法利赛人」:此两名词共用一個冠词,表示在此他们是
                                    同一类人,或者具有两种身份。
            ◎此处耶稣問「可以不可以」有「是否合乎律法规定」的意思。

          3.耶稣治好病人,并以安息日牛、驴遇到危险,人立刻会救牲畜,所以
            安息日治病并无不可。#14:4-5|
            ●「不言语」:SNG02270,「静默不语」。
            ●「治好那人」:SNG01949+SNG02390,「扶著他,把他治好」。
            ●「驴」或牛:比较可靠的抄本写作「儿子」,有些抄本作「驴」,
                          原文两字相当接近,可能造成抄写错误,不過对经文
                          意义影响不大。
            ◎「水臌」不是急症,耶稣却将之以儿子/驴、牛掉入井里来形容其
              严重性,对比出法利赛人只顾为安息日订定详细规条,忘却安息
              日是要记念创造生命及拯救子民的上帝。

          4.律法师和法利赛人无法回答耶稣的话。#14:6|
            ●「对答」:SNG00470,「答覆」。

    (三)耶稣教训人不要选择首位 #14:7-11|
          1.背景:耶稣看到被邀请来的客人选择首位。#14:7|
            ●「拣选」:SNG01586,「为自己选择」、「替自己挑拣」。
            ●「首位」:SNG04411,「首席」,「席上最尊贵的位置」。当時的
                        宴席主人坐在房子的最里面,越接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
                        ,主人旁边的位置就是「首位」。
            ◎当時的宴席,跟今日华人的宴席相近,都是展现人脉、地位的场合
              ,席位也有高低尊卑之分。一般说起来受邀的宾客应該知道自己的
              身份地位排名,自己选择適当的位置。

          2.耶稣教训人被请去赴筵席的時候,不要坐在首位,以免有更尊贵的人
            被请来,自己就羞愧的退到末位。还不如先坐在末位,等候主人招呼
            到较尊贵的席位,这样更得著荣耀。#14:8-10|
            ●被人「请去」:SNG002564,「邀请」、「选召」,此字可以带有
                           「拣选」的意思。
            ●「羞羞惭惭」:SNG00152,「不名誉」、「耻辱」。
            ●「末位」:SNG02078+SNG05117,「最后的地方」,「最卑微的位
                        置」。
            ●「请上坐」:SNG04320+SNG00511「请到上面的座位来」。不一定
                          是指坐首位,而是指比较尊贵的位置。
            ◎「退到末位」,可能因为中间的座位已经坐满了,或者是那位客人
              ,还真的只配坐在末位。
            ●「光彩」:SNG01391,「光荣」、「荣誉」。

          3.通则:自高的要被上帝降为卑,谦卑的要被上帝升为高。#14:11|
            ●#14:11|可以翻译为:「因为凡高抬自己的,必要降卑;自己
                                 谦卑的,必要升高。」(新译本)
            ◎谦卑是基督的本性,身为上帝的耶稣都願意俯就卑微的人,我们岂
              不更应該谦卑的看自己是可以被取代的?

    (四)耶稣鼓励有能力的主人帮助无力回报的人 #14:12-15|
          1.耶稣告诉请他赴筵席的人要请那些无力回报的人。#14:12-13|
            ●「午饭」:SNG00712,「早餐」或「午餐」。
            ●「晚饭」:SNG01173,「晚餐」、「晚宴」、「筵席」。
            ◎当時的人一般只吃两餐,就是此处的「午饭」、「晚饭」。
            ◎当時的人宴请宾客,通常是选择与他门当户对,能力、地位相近的
              人(现在的人也是差不多)。这种宴席,自然也会期待宾客有所回
              报。#14:12|中提到的就是一般人会选择的宾客名单,#14:13|则
              是无力回报主人的一羣。

          2.因为上帝必要报答做这样事的人。#14:14|
            ●「义人复活的時候」:这里是指「末世审判時的复活」。

          3.同席的人有人感叹:能在神国吃饭的人有福了。#14:15|
            ●「有福了」:SNG03107,「被祝福的」、「有福分的」。
            ◎当時拉比的教训中,常常用筵席来表示属天的福份。耶稣讲到复活
              ,这人立刻就讲出这句话,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或者因为
              其他不为人知的理由。不過耶稣立刻因势利导,就著他的话表示许
              多受邀进天国的人反而没有机会进去。另一方面,极有可能这人也
              拥有一般犹太人的观念,认为自己是個不错的犹太人,一定可以参
              与神国的筵席,因此满怀喜悦与憧憬说出这句话。        
              
    (五)筵席的比喻 #14:16-24|
          ○#太 22:1-10|(不過有解经家认为这两段并不相同)
          1.背景:有人摆了大筵席,请了许多人。時候到了,就要仆人去提醒客
            人赴宴。#14:16-17|
            ●「摆设」:SNG04160,「准备」,动词型态是「不完成主动」,意
                        思是「正在開始摆设」。
            ◎在当代的犹太和罗马上流社会中,请人赴宴包括两個步骤:第一步
              主人先打发仆人发出初步的邀请,然后到時再派仆人通知客人赴宴
              。当時在耶路撒冷的上层社会中还有人以「非两次被邀则不赴宴」
              来夸口。因此这些客人是早就已经接受邀请,答应要来赴宴的客人
              。若在此最后的時刻,客人不守约出席,是非常的不礼貌,甚至可
              说是对主人的侮辱,在阿拉伯的部落间这样的举动就等於宣战(取
              自冯荫坤先生「擘開生命之饼」,基道书楼出版)。
            ◎当時有能力办筵席的人,一定有相当的经济能力,因为要能有大房
              子可以容纳宾客(当時没有今天的餐厅),有能力办大筵席的人,
              更是有大房子可以容纳大量宾客。

          2.客人们各用不同的理由推辞不赴宴。#14:18-20|
            ●「试一试」:SNG01381,「试验」、「检视」。
            ●「辞了」:SNG03868,「免除」、「婉拒」、「避免」。
            ◎这三個推辞的理由都不太合理,地、牛都已经买了,妻子也娶了。
              似乎没有什么理由说一定不能去参加筵席的。地、牛都不会跑掉,
              妻子可以一起带去,因此实在不是推辞的好理由。尤其地在买之前
              应該已经看過了,牛应該也试過了才对。
            ◎当時能买地的人应該都是有钱的上流阶级,能够买五对牛的人,也
              表示其拥有大量的耕地需要耕种,结婚是一般人都可以胜任的事情
              ,但至少也要有能力付出聘金。这三种相对丰富的人,拒绝主人的
              邀请,丧失机会,反倒是那些本不应該参加筵席的人有机会参与。
            ◎按当時的习惯,筵席一般是在下午的后半才開始,因此看地、试牛
              应該都可以等待明天早晨,而不必急在即将日落的筵席時间。因此
              这里的推辞可能是一种「托词」,甚至有侮辱主人之嫌疑。

          3.仆人回去报告主人,主人就动怒,要仆人去找一些本来没有邀请的人
            来赴宴。#14:21|
            ●「动怒」:SNG03710,「生气」。原文時态是「第一简单過去被动
                        形主动意分词」表示「開始生气」。

          4.又要仆人四处勉强人家来赴宴,直到屋子坐满。#14:22-23|
            ●「勉强」:SNG00315,「力劝」、「促请」,意思是「理性的说服
                        」而不是「强迫」的意思。但此字带有「催促」的意思
                        。以往奥古斯丁以为这是「宗教迫害」的意思,於是这
                        句话就变成许多人强迫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根据,这实
                        在是一個错误。
            ●「路上」:SNG03598,「道路」、「大路」,指的是「城里通往外
                        面的公路或主要道路」。
            ●「篱笆」:SNG05418,「树篱」、「篱笆」、「隔墙」。
            ◎「路上和篱笆」:有可能意思是指犹太人以外的外邦人。
            ◎参照#14:12-13|耶稣要求法利赛人要邀请无力回报的人来筵席,
              此处#14:21|主人又要求仆人要去请类似的人来参与筵席,似乎隐含
              耶稣是主人,法利赛人应該要作顺从的仆人之意。

          5.结论:先前邀请的人没有一個能够享受筵席。#14:24|
            ●得「尝」:SNG01089,「品尝」、「认识」、「体会」。
            ◎原先拥有优先权利的被邀者(可能指「法利赛人」或「犹太人」)
              ,居然自己放弃了权利,侮辱了主人,反而丧失了赴宴的资格。
              那些原本没机会赴筵的弱势羣体、外邦人,反倒有机会进入天国的
              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