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约书亚击败夏琐联盟与北方的诸城邑 #11:1-15|
(一)夏琐联盟的成员与军力 #11:1-5|
●「夏琐」:位於呼勒湖西南6.4公里的战略性位置,是埃及往返西亚
帝国的主要通道,当時人口估计有四万人(耶利哥估计
约1500人)。西元前18-17世纪的马里文献和西元前14世
纪的亚马拿文献都提到此城。由於此处位居要津,所以
约书亚征服以后可能又有迦南人进入此处重建。
1955年有学者成功在「基达废丘」(Tell el-Qedah)发掘
出夏琐遗迹,城内包括高的建筑物,高於路面50.3公尺,
占地10.12公顷,并且城周围有68.83公顷的平原。此城
有三次被焚毁的痕迹,分别是西元前1400、1300、1230
年。一般认为西元前1300年那一次是埃及法老塞提一世
的战绩,其余两次之一可能就是约书亚所为。
●「耶宾」:字义是「神所看见的人」,是西闪族人的名字。有学者
根据马里文献,认为这可能只是夏琐王的称号或朝代名,
而非人名。#士 4:2|的夏琐王也称为「耶宾」。
●听见「这事」:指的应該是南方联盟被打败,百姓被灭尽的事情。
●「玛顿」:字义是「争吵」。许多学者认为「玛顿」就是「米伦」,
因为在七十士译本里两者的名字完全一样(“μαρρον
(marron)”)。
●「约巴」:字义是「沙漠」。
●「伸仑」:字义是「守望高处」。一般认为是拿撒勒以西八公里的
Khirbet Sammuniya。
●「押煞」:字义是「我将被迷惑」。一般认为此处就是凯桑遗址(
Tell Keisan),位於伸仑西北偏北约20公里,距離地中
海约5公里。
●「基尼烈」:字义是「竖琴」,就是「加利利海」的早期名称。
●「亚拉巴高原」:原文应該是「亚拉巴、高原」,两個字都有冠词,
指的是两個地方,「亚拉巴」是指约旦河旁边的旷
野。「高原」字义是「低地」,指犹大山区以西的
地带。
●「多珥」山冈:字义是「世代」。位於地中海旁、迦密山以南。
●「亚摩利人」:「山居者」之意。泛指迦南地的原住民。
●「赫人」:「赫的子孫」,「赫」是迦南的第二個儿子。
●「比利洗人」:原意是「属於某一村庄的人」、「乡村人」。应該是
居住城市的迦南人之外的另一個民族。
●「耶布斯人」:曾经占领耶路撒冷#撒下 5:6|,原居於迦南山区。
●「黑门山」:「黑门」字义是「圣所」,「黑门山」是巴勒斯坦和黎
巴嫩东北边界上的一座山。
●「黑门山根」:「黑门山脚下」,指黑门山西边坡地的一些山谷平原带。
●「米斯巴」:字义是「了望台」。
●「希未人」:字义是「村民」,居住於迦南北方靠近黑门山之处。
◎#11:2-3|所记的北方地区可与#10:40|所描述的南方地带作比较。这两
段都是用四個词来总括整個地区,而一開始都提到山地。#11:2-4|这
里包括的区域,后来劃归以法莲和玛拿西,就是南到耶斯列谷,北到
加利利的高地。
●「车辆」:此時的迦南战车是由两匹马拖拉的,幾乎没有装甲的,轮
子有四辐。后来称为「铁车」的,则是有装甲,轮子有六
辐,给徒手战斗的以色列人带来很大压力(参#17:16-18|
#士 1:19;4:13|)。埃及、亚述的战车,每车有两個马兵,
赫人的战车,每车有三個马兵。亚述的战车是由两匹或四
匹马拉的。
●「米伦水边」:字义是「高处」。应該是今日的Hula Lake(胡拉湖),
位於加利利海北方约23公里,Safed(采法特)城东北
约18公里(采法特西北西五公里处,也有一城名为
Meron,与「米伦(Merom)」音近);犹太史家约瑟夫
称之为Semechonitis。此湖在Hula峡谷中,左右分
别被拿弗他利山脉与戈蘭高地包夹,是目前以色列
北部淡水丰富的农作区。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
曾经在他的加利利征服战中攻打此区(参
#耶 50:17-20|注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