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記 9章22節 到 9章31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三)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仍然背逆神、拒絕先知與律法,以致神讓以
          色列人被擄,卻仍施恩沒有將以色列人全然滅絕。#9:22-31|
          ●「希實本」:本來是摩押的城,後來亞摩利人西宏佔領這城,並以之
                        為京城#民 21:25-31|,因此西宏又稱為「希實本的亞摩
                        利王」。
          ●「子孫多如天上的星」:參#申 1:10; 10:22|。當初雅各全家下埃及
                                  時,總數才七十人而已#創 46:27|,等摩西
                                  率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婦孺不算,步行的
                                  男子共有六十萬人左右,神確實實現了祂對
                                  亞伯拉罕的應許#創 22:17; 26:4|。          
          ●「殺害...先知」:殺害先知的罪狀是以色列歷史中不可思議的事件,
                             這顯明表示以色列人不願意順從先知所傳講的話。
                             (見#王上 18:10; 19:10,14|、#代下 24:10-22|、
                              #耶 2:30; 26:2-23|)。新約聖經責備以色列是
                              殺害先知的民族。(見#太 23:29-37|、
                              #路 11:47-51;徒 7:52;羅 11:3;啟 16:6|)。
          ●「磨難」:跟「敵人」是同一個字根,連續用這兩個字,表示強調。
          ●「又在你面前行惡」:指祭拜別神,這是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列國之民」:指亞述與巴比倫人,參#拉 9:1|。
          ◎ #9:6-31| 這段禱文往返在「神的恩慈良善」(#9:15|、#9:17|、
             #9:19-25;9:27;9:28;9:31|)和「百姓不停犯罪」
             (#9:16-17;9:18;9:26;9:28;9:29-30|)當中。整段經
             文常透過「但」(#9:17|)、「你還是」(#9:18-19|)、「然而」
             (#9:28|)這些連些詞來表明神的恩典和憐憫之於他們何等浩大。
          ◎聖經當中引述以色列民的歷史之經文:#申 1|、#耶 2|、#結 20|、
            #詩 78|、#詩 105|、#詩 106|、#詩 135|、#詩 136| 。每篇有
            不同的重點,但主要是為提醒以色列人神過去的作為,讓他們能借鏡
            歷史,知道自己擁有的、避免錯誤、還有重提神的應許。上述的經文
            中,以#詩 78| 和 #詩 106| 和尼希米記這段經文主題較為類似,
            說明雖然以色列人在歷史中反覆悖逆神,但神的恩典和憐憫卻不曾
            斷絕過,因此百姓悔罪。
          ◎為何記載這些事蹟?是為了把前代的特性(儘管耶和華慈愛,但百姓
            卻一再叛逆)反映在自己身上引以為戒,並且為國家或整個群體所犯
            的罪感到懊悔。如今當我們認罪時,是否也能不是只是自掃門前雪或
            自以為義,而是從神的眼中看到自己的罪之外,也能為其他人或其他
            教會的失敗謙卑禱告,求神的恩典和憐憫。
          ◎以色列一再悖逆,神間或藉敵人的手管教他們,至終仍照著祂豐盛的
            憐憫等待他們回轉。這令我們想到#羅 5:20|說的:「罪在那裡顯多,
            恩典就更顯多了」。但我們怎能故意犯罪,以顯出神恩的浩大呢?
          ◎利未人在尼希米時代,是幫助以色列人回到上帝面前的人,但是到了
            新約時代,卻成了以色列人認識耶穌的阻力。人要不是有自省與時時
            查驗聖經教導的習性,很容易淪為傳統的盲目護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