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14章12節 到 14章19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三)既然渴慕恩賜,就應當多求能有造就教會的恩賜。先知講道能直接造就人,而說方言如果沒有透過
          翻譯,就不能造就人,因此應當追求前者。#14:12-19|
          1.既然切慕屬靈的恩賜,就要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14:12|
            ●「切慕」:SNG02207,「熱心地渴望參加、推動」。
            ●「當求」:SNG02212,「致力於」、「渴望」、「追求」。
            ●「多得」:SNG04052,「豐富」、「增加」。

          2.因此說方言的應當求能夠翻譯出來。 #14:13|
            ●「當求著」:SNG04336,「禱告」,不完全是「求」的意思。

          3.用方言禱告是靈在禱告,但是我們應該「思想」和「靈」兩者兼顧以免其他人無法與你共享禱告也
            無法受造就。 #14:14-17|
            ●我的「靈」:SNG04151,「風」、「靈」,可能是指「人相對於肉體那部份表現」,或者指「賜
                          給我的聖靈」。兩者都有可能。前者的問題是保羅沒有使用過這種說法,後者是「
                          我的靈」這樣的用法奇異。
            ●「悟性」:SNG03563,指「心智」、「理性」、「思考能力」。
            ●「沒有果效」:SNG00175,「沒有結出果子來」。
            ●「那在座....的人」:SNG00378+SNG03588+SNG05117,指「那充滿該地方的人」。
            ●「不通方言的人」:SNG02399,指「沒有技巧」、「不會」的人、「門外漢」、「業餘人士」、
                                「普通人」。
            ●「阿們」:SNG00281,「真實」之意,此處表示聽禱告者的回應,表達這禱告也是聽禱告者真實
                        的心聲。
            ●「固然是」:SNG01063,「的確」、「當然」。
            ●「無奈」:SNG00235,「但是」、「然而」。
            ●「別人」:SNG02087,「另一個」、「其他的」。
            ◎保羅在此的意思是公眾聚會的目標是讓所有人都獲得建造,因此使用的工具、管道,不能只顧自
              己,也要考慮別人的成長需求。

          4.保羅說方言比哥林多教會多,所以他有資格下如此的結論,就是在教會中用理性教導人遠強過說方
            言。 #14:18-19|
            ●「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直譯是「但在教會中,我寧可用悟性說五句話
                                                          ,以便教導別人」。
            ●「萬」句:SNG03463,「一萬」是希臘文數字符號中的最大數目,意思近於今日的「無限多」。
            ◎#4:18|中保羅為自己能說很多方言感謝神,而且顯然此處指的是「不能被聽懂的方言(舌音)」
              。保羅以這特殊的方式來表達他對這個恩賜的看法:為擁有方言恩賜感恩,但聚會中要用人可以
              理解的語言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