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 34章1節 到 34章10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五、由咒詛到祝福 #34:1-37:38|              
    (一)審判以東 #34:1-17|
          1.先知要眾民都聽:上帝要對列國發怒,審判列國,導致以東永遠滅亡
            。#34:1-10|
            ●「進前來」:字義是「靠近」、「向前」。原文是用強烈口吻的祈
                          使式。
            ●「側耳而聽」:字義是「留心」、「注意」。原文是用強烈口吻的
                            祈使式。與#賽 1:2|的「側耳而聽」的原文不同。
            ●「忿恨」:「烈怒」。
            ●「交出」他們受殺戮:「指派」、「委任」。
            ●「消沒」:字義是「腐朽」、「毀壞」。
            ●「喝足」:字義是「濕透」、「浸透」。
            ●「殘敗」:「凋萎」、「枯萎」。   
            ◎星兆中,行星的消失表示其相關神祇在戰爭中挫敗。當時認為眾神
              中,最有能力、最搶眼的神明是星神。星星消失與星神墜落相關。
              所以自然現象與其相關神明藉此審判行動被征服。
            ◎天空常被比作覆蓋於大地之上的帳棚#賽 40:22 |,或是幔子
              #詩 104:2|。以賽亞此處的廣闊天空像卷軸一樣被捲起來,在希伯
              來文聖經中可說是非常獨特(在新約#啟 6:14|有一樣的描述)。
            ●「以東」:字義是「紅」,這個國家僅有大衛曾經制服他們,而且常
                        常被用來代表敵對以色列的勢力。
                        #詩 137:7;哀 4:21;俄 1:10;瑪 1:2-4|
            ●我「所咒詛的」民:「與神權體系為敵的地方或人物」、「被奉獻的
                                東西」。
            ●「脂油」:「脂肪」,指上好的部份,通常是用來獻給神
                        #利 3:9-11|。
            ●「腰子」:「腎臟」。
            ●「波斯拉」:字義是「羊欄」或 「堡壘」,是以東的首都,一般認
                          為此城就是該國北方的布塞拉。位於死海南端約40公里
                          。
            ●「野牛」:原意不明,可能是古代的大野牛。在獻祭的相關經文中沒
                        有提過要 獻野牛,因為野牛是力量、強權的象徵(
                        #民 24:8| ),這裡可能要表現的是一場空前的盛大祭典,
                        或者說耶和華要審判擊敗強權。
            ●「公牛」:原文是「強壯的」、「強壯者」,暗示「強壯的軍旅」。
            ●一同「下來」:「倒下」。
            ●「石油」:原文是「瀝青」,燃燒瀝青在古巴比倫文獻是一種懲罰
                        方式。瀝青和硫磺在死海地區都找得到,與所多瑪、蛾
                        摩拉被毀滅的背景也有關#創 19:24-25|,後來就成為
                        上帝審判與憤怒的表徵。
            ●「世代」、「永遠」:這裡原文都連續用了兩個相同的字詞來強調。   
            ◎「煙氣永遠上騰」:和#創 19:28|所多瑪、蛾摩拉被毀滅的形容相似
                                ,#啟 19:3|也用類似的景象來描述最後的審判。
            ◎以東在主前第七世紀晚期對耶路撒冷沒有採取具體行動(不過請參:
              #代下 21:8-10|),使得很多學者相信這節經文是指以東在西元前
              587年巴比倫的盟國角色(見:#結 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