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先知為猶大代求,求上帝能夠拯救猶大,但上帝禁止耶利米為
百姓求好處,決心要滅絕他們 #14:7-12|
◎#14:7-9|這段的講者可能是猶大人,也有可能是耶利米代表猶大人
發言(從#14:10-12|耶和華的回答來看)。
●「罪孽」:「罪惡」、「不公正」、「不公的行為引起的刑罰」。
●「背道」:參 http://bible.fhl.net/new/t.php?k=0000048&N=2。
●「還求你為你名的緣故行事」:求神因為祂自己的名施憐憫,這句
話常在聖經中出現,見
#出 32:11-14;民 14:13-19;詩 31:3|
#賽 66:5;結 20:9| 。
●「救主」:「拯救者」。
●「寄居的」:「旅居者, 臨時居民」。一般寄居者住的不是自己的
地方,雖然擁有一些因當地居民的善意而得的權益,
但畢竟與當地的民不平等。
◎#14:8|的埋怨是相當的大膽。這邊提到這地本是耶和華的地,耶和
華卻成為寄居者的身份,好像一位陌生人只在當地紮營或短住便離
去。這和#利 25:23|耶和華才是地的真正主人成為強烈的對比。
●「受驚的」人:「被嚇一大跳」。
●「勇士」:字意是「強壯有力的」,在此作名詞解,指「勇士」。
●「我們也稱為你名下的人」:原文作「你的名冠在我們之上」。在
耶利米書第七章耶和華常用「稱為我
名下的殿」來形容他的百姓(
#耶 7:10,11,14,30|)。可見他們與祂
有條約上的關係。
◎#14:8-9|先知描述上帝好像一個常常離開猶大的神(不常常與猶大
同在)。雖然他在#14:7|也表明他知道猶大犯罪,而且是多次犯罪。
◎當時的人相信人的名字代表人的本性,神的名字代表神的本性,
#14:7-9|呼求神不要冷漠,期望神為了祂自己在外邦人的名聲而施
展作為。
●「妄行」:「飄流」、「遷移」、「動盪」。
●「禁止」腳步:「抑制」、「阻止」、「克制」。
●「悅納」他們:「滿意」、「喜愛」。
◎一般在這種群體國家哀悼的情況中,有時會有祭司或聖殿中的先知
奉上帝的名對百姓講說保證的話(例如#詩 60:6-8|),但此處
#14:10|卻不是一句保證的話,畢竟沒有希望時仍告知百姓有希望
是最令人心痛的愚弄。它不是他們期望的救贖應許#代下 20:14-17|
#詩 12:5|),而是一句證實上帝審判的訊息。
◎值得一提的是,耶利米整個傳遞關於神審判信息並不是因為久旱才
說,也不是久旱使他確信這個群體的敗壞。耶利米是在旱災中
發現他因其他理由而早已確信之事(上帝要審判猶大)獲得證實。
久旱就像是神給人警告的記號,使百姓對自己作更深入的省察;如
果警告被忽視,正如#摩 4:6|會引致更悲劇的後果。
◎所以此處並不是神冷漠不近人情,而是百姓的心過於剛硬以致於自
封己路,而且違約本身就帶來咒詛(#利 26:23-26|)。
●#14:11|是神第三次不要耶利米為百姓代求,前兩次分別在
#7:16;11:14|。
●「禁食」:摩西律法規定百姓一年一次(贖罪日)禁食,表示為罪痛
悔。(#利 23:27|)日後猶太人增添了其他紀念國難的禁
食日。(#斯 9:31;亞 7:5;亞 8:19|)耶穌時代法利賽人
一週禁食兩次,在週一和週四禁食。施洗約翰的門徒亦用
禁食表明他們悔改的心志。不過此時應該只有贖罪日是需
要固定禁食的。
●#14:12|在#何 8:13|也有類似的表達。
◎上帝表明這些百姓不能忠心信靠神,常常偏移,所以上帝要懲罰他們。
我們對上帝夠忠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