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最後晚餐 #26:17-30|
○#可 14:12-26;路 22:7-23;約 13:21-32|
(一)門徒遵循耶穌的指示在耶路撒冷城裡預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26:17-19|
●「某人」那裡:SNG01170,「無法或不願指出其名的人或事物」,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除酵節的第一天」:本應該是尼散月的十五日,不過新約時代猶太人會提前在尼散月的
十四日(逾越節)就把酵由家中除去,因此當時的猶太人傾向把尼
散月的十四日當成是除酵節的第一天。
◎猶太人在十四日的黃昏(十五日是由下午六點開始)宰羊羔、獻祭,隨後吃逾越節的晚餐
。不過整個逾越節相關事宜,得要十四日早上就預備。耶穌受難的那年尼散月的十四日
是週四,逾越節晚餐的程序大致如下:家長為節期和第一杯酒禱告,吃第一道蔬菜與苦
菜。然後家長在男孩的提問後講述逾越節的意義,然後唱#詩 113|或#詩 113|到
#詩 114|。然後喝第二杯酒,吃羊羔,感恩禱告後喝第三杯酒,這杯被稱為福杯,然
後唱#詩 114|到#詩 118|或#詩 115|到#詩 118|,最後喝第四杯酒。
(二)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吃晚餐時,明說門徒中間有一個人要賣他。#26:20-21|
●「十二個門徒」:SNG03588+SNG01427,「那十二」,原文沒有「門徒」,不過這是專有
名詞,指的就是十二使徒。
●「坐席」:SNG00345,「斜靠」、「斜倚桌邊用餐」。
●「實在」告訴你們:SNG00281,「堅決肯定所說的」、「阿們」。
(三)門徒憂愁,問耶穌到底是誰要賣他。耶穌指出與他同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要賣他的人。
#26:22-23|
●「甚憂愁」:SNG03076+SNG04970,「極度的愁苦」。
●「主,是我麼」:原文表達一種期待答案是否定的問句,應翻譯為「主,不是我吧?」。
●「盤子」:SNG05165,「碗」、「碟子」,可能就是盛「Haroseth」(逾越節晚餐時用來
蘸苦菜的一種調味汁)的碗。由於席中所有人都共用那一個盤子,所以耶穌此
處的說法並沒有清晰的指出賣他的人。此字聖經中僅出現於
#太 26:23;可 14:20|。
(四)耶穌說明自己正如聖經的預言,一定要死,但是賣他的人還不如不要生在世上。 #26:24|
●「必」要去世:SNG03303,表示相對或繼續的虛詞,可不翻譯或翻譯為「一方面」。
●必「要去世」:SNG05217,「離開」、「回去」、「過世」。
●「經上....所寫的」:SNG01125,「寫」、「寫下」,沒有「經上」,但實際的意義就
是「舊約聖經上寫著」。
◎此處暗示地獄並非是一種「人死如燈滅」的狀況,因為猶大的結局將比不存在還糟糕。
(五)猶大也來問耶穌是不是他賣耶穌的,耶穌也明確指出是他。 #26:25|
●「拉比」:SNG04461,這是猶太人對老師的尊稱,「師父」、「先生」。
●「你說的是」:SNG04771+SNG03004,直譯是「你自己這麼說的」。不過許多學者認為即
使是這樣說,仍然不是清晰的指出猶大就是賣耶穌的人。
◎馬太福音的記載中門徒大部分稱呼耶穌為「主SNG02962」,僅有#太 26:25;26:49|中,
猶大稱呼耶穌為「拉比」。
(六)耶穌擘餅、遞杯以設立聖餐。 #26:26-28|
●「餅」:SNG00740,「麵包」、「食物」,此處指的應該是一個「無酵的麵包」。
●「祝福」:SNG02127,「感謝」、「稱頌」、「讚美」。
●這「是」我的身體:SNG01510,「是」、「存在」。這個字的意義太過廣泛,所以很難
確定這句話精確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的身體」是逾越節儀式之
外,耶穌加上去的話。
●「杯」:SNG04221,「杯子」,當時的人喝的應該是「摻了水的淡葡萄酒」,稀釋了兩
倍或三倍的水。
●「祝謝了」:SNG02168,「感謝」、「表達謝意」。
●「為多人」:SNG04012+SNG04183,「關於大量的的人」,意義與「為所有的人」相近。
●為多人「流出來」:SNG01632,「大量流出」、「傾注」。
◎猶太人逾越節晚餐的程序中要喝四杯葡萄酒。此處耶穌所拿的,可能是第三杯葡萄酒。
◎此處可能引用#出 24:8;亞 9:11|,清晰地表明耶穌的替死將帶來新約與拯救。
(七)耶穌告訴門徒:他將不再喝這個葡萄汁,直到他在天父國裡與門徒同喝新葡萄汁的日子。
#26:29|
●「不再」喝:SNG03756+SNG03361,連續兩個「不」,加強語氣之用。
●葡萄「汁」:SNG01081,「產物」、「衍生的」,原文可指任何由葡萄製成的東西。
(八)他們唱詩之後就出城往橄欖山去。#26:30|
●「唱了詩」:SNG05214,「唱詩」。
◎當時所唱的詩,應該就是所謂的「讚美詩」(Hallel),指的是#詩 114:1-118:29|
或#詩 115:1-118:29|,逾越節是用啓應輪唱的方式來唱這些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