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先知埋怨自己的景況,咒詛自己的生命 #20:7-18|
1.先知埋怨自己無法抗拒上帝,聽命傳講上帝的話,但是下場卻是
四面楚歌,因此他求上帝為他報仇伸冤 #20:7-13|
●「勸導」:原文是「勸服」、「瞞騙」、「欺騙」。此處可能
是「誘導」、「欺騙」而非「勸導」的意思。
#出 22:16|甚至用這個字來表示「引誘處女」。
●「比我有力量」:「抓住我」。
◎「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許多學者都提到這個詞與「強暴」
有關#撒下 13:14|,不過實際檢驗
舊約聖經中出現的狀況,發現同樣
的字詞,絕大多數跟「強暴」無關
,不足以證明耶利米有埋怨「被上
帝強暴」的想法。
◎#20:7|根本就是埋怨上帝了,#詩 88:6;22:1|也都有類似的文
字,當然人不應該埋怨神,但是聖經也讓我們看見先知人性的
一面,畢竟,他只是人。
◎先知可能是因為內心極度痛苦所以用這種比較強烈的語氣表達
。可相比擬的有約伯在#伯 16:7-14|說的話。
●「發出哀聲」:「哀號」、「呼喊」。
●「強暴」和毀滅:原文是「暴力」、「不公義」。
●強暴和「毀滅」:原文是「蹂躪」、「毀壞」。
●「強暴和毀滅」:歸納了耶利米的信息,包含了猶大社會的暴
力,也預言了巴比倫將會毀滅猶大,以報應
猶大的不義。
◎#20:8|耶利米感嘆他的事工直到目前都看似不是預言,因神遲
遲不執行,使他成為譏諷對象。他在人的眼中是個假先知。
◎#20:9|的意義是:既然傳講就被笑,乾脆不要講。無奈不講也
不行,上帝的話好像骨中燒的火,讓先知無法忍耐,一定要說
出來。
●「奉他的名講論」:原文作「奉他的名說話」,指在某人的權
下作使者。(見#出 5:23|; #申 18:19|,
#申 29:20|; #耶 14:14|)
●閉塞在我「骨」中:舊約以「骨」代表全人之外(#詩 35:10|
),「骨」也連於「恐懼」(如#伯 4:14|
),「痛苦」(如:#伯 33:19|,
#詩 102:3|),「喜樂或憂愁」(如
#詩 51:8|)。
●「含忍不住」:原文是「因作某事而疲倦」。好像先知忍得很
累,也就是「忍不住」的意思。
◎「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這種為神傳話的熱切可參考
#5:14;6:11|; #摩 3:8|; #林前 9:16|。
●「讒謗」:「耳語」、「誹謗」、「中傷」。
●四圍都是「驚嚇」:「害怕」、「恐怖」,這個字在舊約僅出現
九次,其中三次都是在此處 #20:3,4,10|,
#詩 31:13|也是用相同的字。耶利米在此指
出使他「恐懼」的是四周的敵人圖謀殺害他
。
●「四圍都是驚嚇」:正是「瑪歌珥米撒畢」的字義,耶利米剛
剛幫祭司領袖改的名字。現在用來形容自
己的狀況。
●「我知己的朋友」:原文直譯是「我一切的平安人」,表示「
我在他那裡可以感覺平安的人」,也就是
「好友」。
●「窺探」:「保守」、「看守」、「注意」。
●願我「跌倒」:這個字舊約僅出現三次,除本處外另出現在
#詩 35:15|及#詩 38:17|。
●我們就能「勝」他:這裡的這個字和前面#20:7|用的是同一個
字。
◎耶利米在此感嘆當初神呼召他作發言人,他起初也是百般不願
意,現在淪入令他恐懼的光景。
●「甚可怕的」勇士:「心生敬畏的、使人驚嚇的」。這個字在
舊約與「強暴」同字。
◎#20:11|與 #15:20-21|(神肯定與耶利米同在)及#1:8,19|(
神呼召耶利米時的應許)頗有連繫。
●「窮人」:原指「有需要的人」。
◎先知的情緒起伏很大,#20:11-13|先知就由谷底轉想到事實上
那些威脅他生命的人們,根本不能成功,還要蒙受大羞辱,於
是他希望能快點看到上帝的公義彰顯。
◎本段是典型的詩歌體裁:宣言(#20:7|),哀嘆(#20:7-10|)
,信靠的承認/蒙垂聽的深信(#20:11|),請願(#20:12|),
感謝或讚美(#20:13|)。這類的詩歌常見於詩篇(#詩 3|,
#詩 7|,#詩 26|)。
◎有些人或許會對於耶利米這樣的情緒轉變以及受言人的更換感
到混淆;但在聖經中類似的禱告和埋怨其實也蠻常見的,例如
#詩 22|大衛在危難時的祈禱。
◎其實「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壓力很大,人多了,我們就會覺得
到底是不是根本就是自己錯了?基督徒在華人世界中也很能體
會這種孤獨的感受。因此,我們不用深責先知,而該想想自己
是否能像他那樣在壓力下還是堅持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