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7章1節 到 7章52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三、耶穌是一切福樂之源 #7:1-11:57|
      ◎#約 7:1-12:50|記載耶穌生平中最後六個月的「被棄絕時期」。約翰福音
        的記載中,由此章之後耶穌就沒有再回到加利利地區。
    (一)住棚節裡的爭論 #7:1-52|
          ◎住棚節、逾越節和五旬節是猶太人應該要去聖殿朝見上帝的三大節日
            。
          1.耶穌因為猶太人的緣故停留在加利利,而不在猶太地區出入。#7:1|
            ●「遊行」:SNG04043,「行走」、「走來走去」,此處指「拉比和
                        學生到處講學」。
            ◎#7:1|明確的表示猶太人的敵意已經強大到危及耶穌的人身安全。
              #5:18|是約翰福音第一次記載猶太人想要殺害耶穌。

          2.耶穌的兄弟不信耶穌,要耶穌去猶太顯揚名聲。 #7:2-5|
            ●「住棚節」:此節期為期一週,由七月十五開始(陽曆九、十月間)
                          。是慶賀曠野漂流時期結束的節日。舊約
                          #利 23:33-43;申 16:13-15|中有記載。根據約瑟夫的
                          記載,住棚節是三大節期中最受人歡迎的節日。
            ●「暗處」:SNG02927,「隱密的」、「秘密的」。

          3.耶穌以自己的時間還沒有到,而世人因耶穌指出他們的惡所以恨耶穌。
            #7:6-9|
            ●「時候」:SNG02540,「時間」、「時段」、「特定的時間」。
            ●「方便的」:SNG02092,「準備好」。
            ●「世人」:SNG02889,「世界」、「世人」、「宇宙」。
            ◎#7:7|整個世界被當成一個整體來看,用單數的「世界」來描述。耶
              穌指證這個世界的作為是惡的。
            ●「上去」:SNG00305,「上去」、「上升」。此字也用在耶穌升天。
                        #6:62;20:17|。
            ●時候還沒有「滿」:SNG04137,「滿了」、「到了」。
            ●「住」在:SNG03306,「停留」、「居住」。

          4.耶穌在他弟兄去過節後也暗暗的去耶路撒冷過節。 #7:10|
            ●「明」去:SNG05320,「開放地」、「公開地」。
            ●「暗」去:SNG02927,「隱密的」、「秘密的」。

          5.節期中,猶太人尋找耶穌,眾人為耶穌私下議論紛紛。#7:11-13|
            ●「找」:SNG02212,「尋找」。此字在約翰福音出現34次,其中有十
                      七次帶有「藐視」之意。
            ●「節期」:SNG01859,「宗教節慶」。
            ●「紛紛議論」:SNG01112,「背地裡交談」。
            ●「迷惑」眾人:SNG04105,「使誤入歧途」、「誤導」。

          6.在節期中,耶穌上殿去教訓人,令猶太人覺得稀奇。 #7:14-15|
            ●「到了節期」:原文是「到了節期的一半」。也許是指節期中任何一
                            天,或是「第四天」。
            ●「怎麼明白書呢」:也可以譯為「竟知道著作(書、經典)呢?」
            ◎按猶太人的風俗習慣,每逢大節日,會在聖殿廣場安排一些「拉比講
              座」,闡揚律法。

          7.耶穌說明自己的教訓是來自上帝,凡立志遵上帝旨意的,就能分辨。
            #7:16-18|
            ●「立志」:SNG02309,「願意」、「意欲」、「準備好」。
            ◎此處談到耶穌的來源是「上帝」。而人只要願意遵行上帝旨意,就能
              分辨教訓的來源。這樣的道理,在今日仍然是真。#7:18|講述不是來
              自上帝的教訓,其特徵就是「榮耀自己」,我們周遭也的確有不少是
              「榮耀自己」的教訓。

          8.耶穌指明猶太人因為安息日的爭論想殺耶穌。 #7:19-24|
            ●「你是被鬼附著了」:直譯是「你有鬼魔了」。
            ●向我「生氣」:SNG05520,「發怒」,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7:21,23|指的事情是#5:1-10|所記載耶穌在安息日醫治病了38年的
              人。
            ◎這段談到猶太人對律法的誤解,寧可表面遵守安息日律法,而內心違
              反十誡「不可殺人」的禁令。

          9.有人認為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由那裡來,而認為大家既然知道
            耶穌的來歷,所以耶穌不會是基督。 #7:25-27|
            ◎#7:25-26|顯示出這些居住在首都的耶路撒冷人比其他人更知道掌權
              者的想法與陰謀(就像今日首都的居民比其他地區的人更了解政要們
              的想法)。#7:27|也顯示他們老於世故的提出自己的評論。
            ◎這些耶路撒冷人的看法顯示出一個傳統看法就是「沒有人知道彌賽亞
              的來歷」,另一傳統說彌賽亞來時還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身份,直到
              以利亞膏抹他後,他才覺醒而知道自己的身份與使命。但這都沒有什
              麼聖經根據。

          10.耶穌反駁:即使眾人知道他的來歷,但他還是上帝差來的。 #7:28-29|
             ●「大聲」說:SNG02896,「大聲呼喊」、「嘶喊」。
             ●是「真的」:SNG00228,「真實的」、「貨真價實的」。

          11.有人(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另有人因為耶穌的神蹟而
             信他。 #7:30-32|
             ◎有些學者認為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應該不會是同一夥人,但此處可能
               是猶太公會的行動,猶太公會就是由長老、法利賽人與祭司(撒都
               該人)組成。

          12.耶穌告訴眾人:他的時間不多,即將回到天父那裡去。而猶太人為這
             說法感到不解和懷疑。 #7:33-36|
             ◎我們知道後來耶穌受死又復活,此處講的就是那件事。但當時聽眾
               應該不知道,也無法預期這件事,所以他們能想到的就是「耶穌要
               躲到外國去」。

          13.在節期的最後一天,耶穌告訴眾人:「渴了可以到耶穌這裡喝,信耶
             穌的人,要由其腹中流出活水江河」。亦即說明信的人將領受聖靈。
             #7:37-39|
             ●「節期的末日」:可能指「第七日」或「第八日」(節期結束的安
                               息),兩種說法都有不少學者支持,實際的意義
                               也沒有很大的差異。
             ●「高聲」說:SNG02896,「大聲呼喊」、「嘶喊」。
             ●「流出」活水:SNG04482,「流」,原文型態是「第三人稱複數」
                             。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也可以翻譯成「人
               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信我的人,請喝吧!」,如果採取此譯
               法,後面一句聖經的話,就要解釋成「耶穌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由上下文來說,「信耶穌的人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比「耶穌
               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似乎更加可能一些。
             ●「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出處不詳,可能跟#箴 18:4|
               、#賽 55:1;58:11|有關。
             ●還沒有「賜下」聖靈:早期的抄本並無此字,不過實際的意義的確
                                   是「聖靈還沒有降臨」。
             ◎按照當時的習俗,住棚節期間,猶太人每天用金瓶從西羅亞池打水
               ,然後將水倒入聖殿祭壇旁的銀盤,用來紀念摩西擊石取水的神蹟
               (#出 17:6|),耶穌這一段教訓就是以此習俗為背景。
             ◎「尚未得著榮耀」:指「死在十字架、死裡復活、升天」。
             ◎耶穌這一段講論,又明確的指明祂就是眾人信心的對象,是那位生
               命與能力的供應者,這與一般宗教家所宣揚的大相逕庭。

          14.眾人又為耶穌的話起了紛爭,其中有些高手因為耶穌來自加利利,而
             質疑其基督身份。 #7:40-43|
             ◎「那先知」:#申 18:15|預言將來有位像神的先知出現,猶
                           太人對此預言有三種解釋:那先知是彌賽亞、耶利米
                           或先知中的一位。
             ●本「鄉」:SNG02968,「鄉村」、「小鎮」。
             ●「紛爭」:SNG04978,「分歧」、「分裂」。
             ◎其實在這裡對耶穌有偏見的人,所持的觀念不是錯誤的。但是他們
               以為耶穌來自加利利,就不會是生在伯利恆的彌賽亞,如果他們願
               意更深入一點考察,而不是用一般傳統的成見來看耶穌,應該不至
               於產生這樣的誤會才是。
             ◎有學者提出這是約翰的諷刺筆法,約翰故意記錄反對耶穌的錯誤觀
               念,甚至約翰福音中找不到這些觀念的反駁(例如:耶穌的確是生
               在伯利恆),但約翰知道約翰福音的讀者都知道這些是對耶穌的誤
               解,因此就故意不加解釋。

          15.差役因耶穌說話的內容沒有下手捉耶穌,遭受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的責
             備。 #7:44-49|
             ●「差役」:SNG05257,「助手」、「幫手」。
             ◎親身聽過耶穌講話的差役們知道耶穌與眾不同,因此他們對長官的
               回答#7:46|等於是為耶穌做了見證。這些猶太公會差役也不是隨便
               的人,應該都是熟悉律法、宗教禮儀的利未人。
             ●受了「迷惑」:SNG04105,「使誤入歧途」、「誤導」、「欺騙
                             」。
             ●「官長」:SNG00758,「統治者」、「領袖」、「官員」。
             ◎#7:49|表明了這些宗教領袖的優越感,覺得一般百姓的知識不夠,
               所以就是「被上帝咒詛的」。
             
          16.尼哥底母仗義執言,卻被人以傳統和歷史質疑。 #7:50-52|
             ●不「知道」:SNG01097,「知道」、「認識」,不過此字在聖經中
                           與舊約SNH03045相似,意義是「藉由經驗中體認」,
                           聖經甚至以此字來描述「性行為」。
                           #太 1:25;路1:34|也用此字來委婉指「性行為」。
             ◎尼哥底母的意思是「應該要弄清楚真相才來下判斷」。這樣的準則
               在舊約聖經中沒有出現,只有#申 1:16|有暗示。但是拉比的解經
               著作「米大示」中的確有類似的規定,#徒 25:16|也記載羅馬法律
               有相同的要求。
             ◎「約拿」和「那鴻」兩人即是加利利的先知,這些法利賽人可能真
               的氣壞了。
             ◎有一些後期的抄本還有#7:53|「於是各人都回自己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