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帝差遣摩西去見法老,要把以色列人由埃及領出來 #3:7-12|
●「我實在看見了」:原文是「看見看見」。
◎#3:7|是聖經裡面第一次記載神用「我的百姓」這樣的字眼來
稱呼以色列百姓。
●「我下來」:#創 11:5-7;18:21|聖經用同樣的字SNH03381描述
上帝干預巴別塔與所多瑪的罪惡。
●「救」:SNH05337,原意指「強力奪取」。
●「流」奶:原文是「噴出」、「流出」、「排出」。
●「流奶與蜜」:「充滿牛羊奶與蜂蜜」的意思。
◎自古迦南Canaan(意低地)本是遊牧民族出沒的地方。羊群的足
跡,古今都是出現在此地,因為羊多羊奶也多。另外如巴勒斯
坦盛產花卉,因而蜜蜂與蜜糖也盛產於聖地。每逢百花齊放的
時候,蜂巢的蜜汁因受日光熱力的影響,竟致滴在地上,(
#撒上 14:25|),所以稱為流奶與蜜之地,表示神所應許之地
迦南肥沃富饒美好也。(#出 33:3|)。
●「迦南人」:指迦南地的原有居民,有時也特指「佔據山谷和海
岸平原的迦南地原有居民」。
●「赫人」:迦南的第二個兒子的子孫所形成的種族; 曾經居住在安
那托利亞中部(現在土耳其之亞洲部分), 後來在黎巴嫩
北邊。
●「亞摩利人」:字義是「山居者」,原居於幼發拉底河西部,後來
遷徙至迦南地。
●「比利洗人」:原意是「屬於某一村莊的人」、「鄉村人」。應該
是居住城市的迦南人之外的另一個民族。
●「希未人」:字義是「村民」,居住於迦南北方靠近黑門山之處。
●「耶布斯人」:曾經佔領耶路撒冷#撒下 5:6|,原居於迦南山
區。是迦南的第三個兒子的後代。
◎#3:7-9|此處重拾#2:25|的用字,上帝強調知道以色列人的痛苦。
●「我必與你同在」:原文是「『我是』將與你同在」。為底下上帝
啟示自己的名字埋下伏筆。
◎上帝回答「重點是,我與你同在。(I AM with you)」。摩西是誰
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和摩西同在。
◎上帝拿來保證的東西很奇怪:一是自己的同在,二是未來他們一定
可以到何烈山事奉神。一面當然摩西或者不能了解,但另一面也顯
出上帝的權能與自信。
◎奇怪的是摩西居然接受上帝的這種保證,因此#13:13|開始用另一
種裡由來推託.....。應該是「我必與你同在」,摩西在看到燃燒
荊棘的場景中,雖然還覺得自己不行,但清楚的知道上帝可以。
所以當上帝向他保證「我必與你同在」,他就失去了「自認不行
」的立場。我們能體會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所以我們就「可以
」跟當時的世界強權「埃及」對抗嗎?
◎#3:11|讓我們看到相較於四十年前年輕力盛又衝動的摩西變得很
不一樣,甚至當他成為以色列領袖時聖經用 「極其謙和」(
#民 12:3|)來形容他。相信可能是在曠野的四十年神把摩西塑造
成合祂用的器皿。四十年時何等漫長的時間,神卻似乎不吝嗇花
這樣的時間調教我們!
◎#3:11-4:12|記載了摩西跟神推諉的藉口,共有四個推搪理由:
a.認為自己無力承擔責任(力有不逮) (#3:11-12|)
b.認為百姓不認識神的名 (#3:13-22|)
c.認為百姓不會相信他 (#4:1-9|)
d.認為自己拙口笨舌 (#4: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