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 10章16節 到 10章27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三)約書亞擒獲五王,擊敗聯軍,最後並殺死這五王 #10:16-27|
          ◎「幾塊大石頭滾到洞口」:當時有些傳統故事,內容是把大石頭
            滾到仇敵躲藏的洞口,目的是要把仇敵餓死。此處,約書亞吩咐
            在封石後派人看守的原因,是要其餘的人繼續去追擊敵人以殲滅
            之,而不要受找到敵國君王事件的影響。
          ●那五王「逃跑」:SNH05127 ,和#10:11|用的動詞一樣。 
          ◎#10:16|的「畫面」和前一幅(#10:10-15|)一樣,此處不是講所有
            的敵軍軍隊,而是指他們的五個首領。「瑪基大」是#10:10|提到
            三個主要戰場(「伯和崙」「亞西加」「瑪基大」)之一。其中「
            伯和崙」和「亞西加」出現在#10:11-15|,如今「瑪基大」再度
            出現在#10:16|,將整個故事框住。
          ●不可「耽延」:SNH05975,和#10:8|神給約書亞的應許「無一人
                          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的動詞「站立」是同一個
                          字。和#10:13|「月亮止住」的「止住」,「日
                          頭在天當中停住」的「停住」也是同一個字。
          ◎有人認為,此字指出不管是天上的星體、或地上的軍隊,都按照
            神的應許聽從了約書亞的命令。在此(#10:19|)指以色列人應也
            聽從神令,不可容仇敵進仇敵自己的城邑。
          ●「堅固的城」:「有堡壘的城市」。
          ◎#10:19|約書亞再次強調神「已經把他們交在你們手裏」,用的時
            態是完成式。
          ●「剩下的人」:原文直譯是「倖存者(都)逃脫」,猶太版英文聖經
                          (TNK,1985)作「some fugitives who escaped(得
                          以逃脫的餘民)」。
          ◎#10:20|「以色列人大大殺敗他們」是 #10:10|的再次重複。
          ◎#10:20|所提到的「滅盡」,應該是一個概略的說法,因為同一
            節中就提到還有人逃回「有堡壘的城市」。
          ●「饒舌」:原文是「磨利舌頭」;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
                     「snarled at(咆哮、怒罵)」。  
          ◎#10:21|「回瑪基大營中」:顯示此時瑪基大應該是前進基地,
            以色列人為了南征沒辦法回到吉甲營地,所以在此紮營。
          ●「軍長」:「戰爭指揮官」,這是聖經中第一次提到以色列人中
                      有「戰場指揮官」這個職務。
          ◎#10:24|「把腳踏在這些王的頸項上」是一個當時很常見的傳統
            風俗,這樣做的用意是表明已經將敵人完全降服。考古學家確實
            有這樣的風俗(在埃及、亞述發現很多刻著這樣內容的浮雕)。
          ◎#10:24|「腳踏」的舉動對以色列人來說有雙重意義,一方面象
            徵征服這幾個王的完全成功,另外也激勵他們要進一步在迦南地
            取得更多的勝利。
          ◎#10:25|這段約書亞對大家講的話讓人不禁想起 #1:7,9|神激勵約
            書亞所講的話。
          ◎#10:26|強調五王是首先被殺,然後才掛在樹上(懸屍)。可見#10:26|
            與處死無關,而是對待屍首(曝屍)的方法(可對照#撒下 21:12|與
            #撒上 31:10|的比較)。屍首被丟在這些王曾躲藏的洞內,表示
            沒有被安葬,算是能給敵人最高的羞辱,因為當時大部民族都認
            為埋葬得體與及時與否能夠影響死者來生的幸福。
          ◎#10:27|在日落前把屍首取下來的法律背景在#申 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