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邪惡的統治者將要遭受審判,百姓將被上帝由被擄之地帶回
,且上帝要設立公義的君王來統治他們。#23:1-8|
◎#23:1-8|這一段是由三個段落的合成,彷彿是#耶 21|和
#耶 22|黑暗的背景中響起了希望之音。第一段(#23:1-4|)是
關於壞牧人和好牧人;第二段(#23:5-6|)的引子是一句出現
於舊約許多論及將來之異象的開端時的短句:『看哪,日子將
到....』,點出對將來一天有大衛家一個合法後裔出現的希望
;第三段(#23:7-8|)則是提到了如同#16:14-15|提過的黑暗
中之光。
●#23:1|第一個字是「禍哉!」,強調之用。
●「殘害」:「破壞」、「殺死」、「使消滅」。
●「趕散」:「分散」。
●「草場之羊」:指「猶大百姓」。
●「牧人」:指「猶大的領袖」。
●「牧養」:「照顧」的意思。這和#23:1|的「牧人」用的是完
全同一個字。
●「『牧養』他百姓的『牧人』」:都是同一個字。
●「討」:「追討」、「懲罰」。
●「看顧」、「討....罪」、「缺少一個」:三字都是SNH 6485 的動
詞型態變化,意思是「注意」、「觀察」、「拜訪」、「缺少」。
神的注意或拜訪,就會帶來審判或福氣。此處是把人的「看顧」、
上帝的「審判」與百姓的「失喪、缺少」用類似文字遊戲的方式放
在一起。
◎這段經文巧妙地利用這個希伯來字的不同意義,宣布對這樣的牧人
之審判。
●「本圈」:原文是「本處」、「本居所」。
●「生養眾多」:原文是「多多結實累累」。
◎#23:1-4|是「首領為牧人,百姓為羊之喻」的延伸。這引喻已用在
#10:21|,亦在耶和華與大衛的約中見到(#撒下 7:7-8|;
#詩 78:70-72|)。羊是屬神的,祂是最終的牧者親自照料(
#詩 23:1;80:2|) 。神在地上設立牧人(首領)代表祂照顧群羊(
#22:3-4|),但這些牧人疏懶以致群羊失散被滅,所以神要懲罰
他們。神要以「真牧者」的身份召回失散的群羊,另立新牧人管理。
●「苗裔」:原文是「發芽」、「幼苗」,「大衛的苗裔」,且型態為
「陽性單數」,指的應該就是彌賽亞(#亞 3:8;6:12|)。
這個字在古代中東用以表示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掌王權」:「作王統治」。
●「耶和華─我們的義」:SNH 3072「耶和華是我們的公義」,有人認
為是諷刺「西底家」(字義是「耶和華是公
義的」SNH 6667),因為西底家不但悖逆上
帝而且是猶大的亡國之君。這個字僅出現在
此(#23:6|)及#33:16|。
◎雖然我們在查經資料中盡量不隨意用新約解釋舊約,但是此處稱大衛
的後裔為「苗裔」,又稱他的名為「耶和華是我們的公義」,實在讓
我們很難不想到「耶穌基督」。祂也是大衛的後裔,也讓信徒被宣判
為「義」。
◎#23:5| 與 #33:15|平行,都是逐漸增加的禱告和預言。有關從大衛
一脈出的理想君王,帶來公平安穩和福利,這是目前的大衛君王做不
到的。雖然曾有君王如約西亞曾應驗了#22:3|(見#22:15|),但其餘
大多數的君王卻像約雅敬般的令神厭煩(#22:13|)。因此,神決定終
止大衛一脈的王朝。最後雖然理想的王朝仍從大衛而出(如同給大衛
的應許 #撒下 7:16|),但大衛一脈有如被砍下的樹只剩下樹墩。(
#賽 11:1-6|#亞 3:8; 6:12|)。
●「北方」:兩河流域的敵人通常由北方入侵猶大,亞述和巴比倫都是
如此。
◎#23:8|與#16:14-15|除了少數字眼外幾乎完全相同。同樣的理念可見
於以賽亞書:#賽 11:11-12,15-16|; #賽 43:16-21|; #賽 49:8-13|;
#賽 51:1-11|。
◎出埃及的確是一個神蹟,但是被擄歸回也的確是一個重要的神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