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耶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 #27:11-26|
○#可 15:2-15;路 23:2-4,13-25;約 18:29-19:16|
(一)耶穌在羅馬巡撫面前承認自己是猶太人的王。 #27:11|
●「巡撫」:SNG02232,「省長」,直屬羅馬皇帝的官員,管理羅馬帝國中較不重要的行
省。
●「你說的是」:SNG04771+SNG03004,「你說的」。
◎此處顯然耶穌是受到政治性罪名「猶太人的王」的控告。
(二)耶穌不回答所有的控告,以致巡撫覺得非常驚訝。 #27:12-14|
●「作見證告你」:SNG02649,「對某人作不利的證詞」。
●「甚覺」希奇:SNG03029,「極度地」。
●甚覺「希奇」:SNG02296,「驚訝」、「詫異」。
◎按羅馬法律規定,被控者如果不為自己辯護,應再給他三次機會,使他有機會改變心意
,為自己辯護,然後才可以宣判。如果被控者一直不為自己辯護,那法庭就宣告罪名成
立。
◎這裡顯然影射#賽 53:7|的記載「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三)巡撫知道控告耶穌的人的動機,因此想利用節期釋囚的慣例來釋放耶穌。#27:15-18|
●「有一個常例」:SNG01486,「慣例」、「慣於」。
●「眾人」所要的:SNG03793,「群眾」、「人群」。
●「出名的」囚犯:SNG01978,「惡名昭彰的」、「有名的」。
●「巴拉巴」:亞蘭文原意是「父親的兒子」。原來是作為人名後的描述詞或別號,馬太
福音中有些版本作「耶穌巴拉巴」,很可能這個巴拉巴的名字也叫「耶穌
」。有些證據顯示這名稱也見於一些拉比的家族,因此巴拉巴也有可能是
某著名拉比之子。
●「解了來」:SNG03860,「交予」、「移交」。
(四)巡撫夫人也叫人告訴巡撫不要參與「陷害」耶穌的事。 #27:19|
●坐「堂」:SNG00968,「法庭」、「裁判席」。
●「義人」:SNG01342,是「無辜、清白之人」的意思。
●「一點不可管」:SNG03367,「沒有一件事」,意思就是要彼拉多「撤銷一切罪名」的
意思。
◎傳統上認為彼拉多的夫人叫「克勞蒂亞」,是羅馬皇帝提比留第三任妻子的私生女,是
奧古斯都的孫女,彼拉多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夫人才能獲得巡撫的地位。僅有馬太記載彼
拉多的夫人曾經希望巡撫不要參與耶穌的案子。
(五)眾人受祭司長和長老的挑唆,要求巡撫釋放巴拉巴,將耶穌釘十字架。#27:20-23|
●「挑唆」眾人:SNG03982,「勸說」、「說服」。
●「除滅」耶穌:SNG00622,「毀滅」。
●「他們都說」:SNG03004+SNG03956,「他們全部都說」、「他們每一個都說」。
●「把他釘十字架」:SNG04717,「釘十字架」。
◎「釘十字架」:是當時羅馬帝國處決重大人犯的酷刑,只對強盜、殺人放火、叛國等罪
大惡極的囚犯施此刑罰。而且羅馬的公民不可受此刑,只能用在殖民地
的人民。
◎彼拉多多次想要讓群眾放過耶穌,但結果群眾仍然執意要把耶穌釘十字架。
◎巴拉巴所犯的罪,正好是祭司長們控告耶穌的罪名。然而眾人卻選擇要釋放真正犯作亂
叛國罪的人,除掉沒有作亂叛國的人。
(六)比拉多當眾洗手,表明百姓應該自己承擔殺義人的罪,然後順從百姓的要求,釋放巴拉巴
,將耶穌釘十字架。 #27:24-26|
●說「也無濟於事」:SNG03762+SNG05623,「沒有用」、「沒有幫助」。
●「反要生亂」:SNG00235+SNG03123+SNG02351,「反而更加騷亂」。
◎「洗手」:應該是猶太的風俗#申 21:6;詩 26:6|,表明自己與耶穌的死無關。
●「罪不在我」:SNG00121+SNG01510,「我是無辜的」。
●你們「承當吧」:SNG03708,「觀看」、「注意」。
◎「你們承當吧」與#27:4|大祭司和長老們對猶大的回答一樣,僅僅「你」與「你們」的
差別。
●「都回答」:SNG00611+SNG03956,「每一個都回答」。
◎「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看到這句話不能不令人想起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的
慘狀,這時候隨意講出的話,後果豈真是那麼容易承擔?
●「鞭打」:SNG05417,這是用一種九尾皮鞭來鞭打人的刑罰,這種鞭子尖端藏著鐵塊、
骨頭,被鞭打的人會皮開肉爛。猶太人只限制鞭打40下以內#申 25:3|,不
過羅馬政府則不受這種限制。因為鞭打的刑罰過度殘酷,所以羅馬政府下令
凡是羅馬公民都可以免受此刑。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載有一名囚犯被鞭至皮
肉變成醬狀,骨頭畢露,死狀恐怖。如其他福音書所記載,彼拉多之前就已
經鞭打過耶穌,那這一次的鞭打應該是第二次的鞭打,是死刑過程的一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