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宗教禮儀相關條例 #23:10-19|
◎#23:10-16|提到了幾個重要的節期:
a. 安息年 (#23:10-11|)
b. 安息日 (#23:12|)
c. 無酵節 (#23:15|): 是指「逾越節」
d. 收割節 (#23:16|): 又名「七七節」,或「五旬節」
e. 收藏節 (#23:16|): 也稱為「住棚節」
這段也重申要順從神,不可提別神的名號。
◎#23:10-11;利 25:1-7|都是安息年的相關規定。
●「收藏」:SNH00622,「收集並且帶走」、「聚集」。
●「土產」:「地的生產」、「地的產品」。
●叫地「歇息」:SNH08058,「讓其掉下」。
●「不耕不種」:SNH05203原意,「離開」、「拋棄」。
●「舒暢」:SNH05314,「喘氣」、「休息」。
◎#23:10-11|關於安息年讓田地休耕的動機表面上看來是出於「慈惠
」--留些食糧給窮苦人,但實際上輪耕法可使土地養分免於耗盡。
一般以色列人需要很大的信心才能守住這條例律。
●別神的「名」:原文是單數型態,意義應該是「另一個神的名」。
●「三次」:原文是「三腳」。
●「除酵節」:原文「無酵餅的節期」,也稱「逾越節」。此時是收
割大麥的時間。參考 #12:14-20|。
●「亞筆月」:直譯「穀穗形成的月份」,大約是陽曆三、四月。
●「空手」朝見我:SNH07387,「空虛地」、「無實質地」。
◎「不可空手朝見我」:雖說這看起來是除酵節的特別規定,但我們
也可以反省自己是不是除了無實質的讚美、
禱告之外,少有對上帝表達什麼。
●「收割」節:SNH07105,「莊稼,收穫」。這個字在其他經文常和
「初熟」(SNH01061) 一起出現,例如 #34:22| 和
#民 28:26|,或 SNH07225 一起 (#利 23:10|和
#申 18:4| )。
●「收割節」:於無酵節後七週,就是五旬節。此時是收割小麥的時
間。
●「收藏節」:也稱為「住棚節」。大約陽曆九月中到十月中。
●「朝見主耶和華」:原文「見主耶和華的面」。
●「主耶和華」:原文有兩個字SNH0113+SNH03068,可能要以色列人
不可學迦南人崇拜時稱呼「主巴力」(Aliyn Baal)。
◎#23:17|是要求男人一定都要去守節,但是並不排斥女人、小孩的
參與。#申 16:11,14|就提到「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
的利未人,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去守節。
◎除了平安祭與給祭司的搖祭之外#利 7:13;23:17-20|,都不可以
有酵。#利 2:11|更規定素祭不可以加酵、加蜜。
◎「酵」:被當成是「舊的收成」,與「初熟的果子」相對,因此
被認為是不潔的。另一說是附近獻給異教神明的祭物是
有酵的,因此聖經要求與之分隔。
◎「祭牲的脂油」:指的是要獻給上帝的脂油,也就是#利 3:3-10|
所記「蓋臟的脂油和臟上所有的脂油,並兩個腰
子和腰子上的脂油」。這種脂油於祭物處理好之
後就應該立刻獻給上帝,拖到隔天就是對上帝不
敬。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原文是「不可把山羊羔煮在牠
母親的奶中」。迦南的文獻說明這是一種法術,源於迦南人的豐收
儀式:用奶煮熟了山羊羔然後切塊,分散於田地上使土地肥沃豐收
。#34:26;申 14:21|也有類似的禁令。而此處討論的是對上帝的
敬拜與忠誠問題,因此不這樣吃羊羔應該是因為宗教問題。
◎#23:19|這個規定在 #34:26|和#申 14:21|重複出現。後來經過擴
展,概括在猶太傳統中,成為猶太教的一條食品禁令:不可把肉
類產品和奶類產品一起烹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