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1:1-8|
一、本書是耶穌基督給的啟示,透過天使曉諭約翰,然後約翰將啟示顯明出來,讀此預言又遵守本
書所記載的人,都是有福的。#1:1-3|
●「啟示」:SNG00602,此字是全書的開始,名詞,由「移離」與「用以遮蓋的幕」二字根所
組成,由「揭開」、「揭露」的動詞而來,意思是「揭露過去所隱藏的事」。
●「耶穌基督的啟示」:SNG00602+SNG02424+SNG05547,原文意義可以是「關於耶穌基督的啟
示」或「來自耶穌基督的啟示」,兩者都可以解釋得通。
◎啟示的來源是天父,天父賜給耶穌,耶穌差遣天使,天使曉諭約翰,約翰將之顯明給信徒。
●神「賜給」他:SNG01325,「給予」、「託付」、「給出」。
◎「神賜給他」:神把啟示賜給耶穌基督,是指這啟示是從父神而來,並非把耶穌基督視為次
於神的第二位。但從聖經中卻可看到一直強調耶穌基督對神全然的依賴、順
服。可參考:#約 7:16;8:28;12:49|。
●「必要」快成:SNG01163,「必須」、「一定」,不單單是指時間性的「要發生」,而是「
必要性」的發生,表示這些異象所指的事是會按照神的計畫發生的。「必要
」、「快成」,都是以西元95年左右的背景來說的(亦即對我們來說有些可
能是「已成」)。
●必要「快」成:SNG01722+SNG05034,「快速」。
●「眾僕人」:SNG01401,「奴隸」,原文是複數型態,指的應該就是「眾基督徒」。
●差遣「使者」:SNG03588+SNG00032,「那天使」,原文是帶冠詞的陽性單數名詞,因此應
該是指一個特定的「天使」。
◎「差遣使者」:當時代的思想認為:神有極高的超越性,人不能直接與神溝通,須經由居間
的媒介傳達。因此舊約記載,摩西乃直接從神領受律法#出 19:1-20:26|;
新約則述及律法是藉由天使所傳的#徒 7:53;加 3:19|。
●「曉諭」:SNG04591,「報導」、「傳播」,意思是「透過記號或事件,讓人明白事情的真
相」。
●「僕人」:SNG01401,「奴隸」,其生命、時間、意志均為主人所完全支配與擁有。亞伯拉
罕#創 26:24|、雅各#結 37:25|、摩西#代下 24:6;詩 105:26;但 9:11|
#尼 1:7;10:29|、迦勒#民 14:24|、約書亞#書 24:29;士 2:8|、大衛
#詩 18:1;36:1;132:10;144:10;王上 8:66;11:36;王下 19:34;20:6;代上 17:4|
#結 34:24|、以利亞#王下 9:36;10:10|、以賽亞#賽 20:3|、約伯#伯 1:8;42:7|
、先知#王下 21:10;摩 3:7|、使徒#羅 1:1;腓 1:1;多 1:1;雅 1:1;猶 1:1|、
名為以巴弗的信徒#西 4:12|、基督徒#弗 6:6|在聖經中均是神的僕人,故我們
均應全然順服神在神面前。
●神的「道」:SNG03056,「言語」。舊約中上帝以「言語」創天地,也以「言語」代表祂的
心意,「道」也與「上帝的旨意」、「律法」相通。因此「言語」可代表神的
能力或旨意,亦即代表上帝本身。新約時代信神的猶太人以「道」來代表神。
希臘哲學中,「道logos」一字有「智慧或理智、公義、言語、淵源」四種意
義。而希臘哲學家以「道」來代表宇宙所蘊藏的智慧或奧秘。「道」對猶太或
希臘思想具有代表創造及管理的能力與智慧,亦是代表神。
●耶穌基督的「見證」:SNG03141,「在法庭上的證言」、「證明」、「證據」。
●「證明」:SNG03140,法庭用語,「當見證人」、「作證明」之意,也表示「所言屬實」的
意思。
●「念」這書上預言的:SNG00314,「閱讀」、「朗讀」,原文型態是單數,指在聚會中「公
開朗讀」。
●「預言」:SNG04394,「先知的話」。包含狹義的「預言未發生的事」與「為上帝向當世代
發言」。一般多半會誤認為預言僅僅是「預言未發生的事」。事實上舊約的先知
書著重的是「為上帝向當世代發言」,此處也是這樣的意義。
●「聽見」又「遵守」:SNG00191....SNG05083,兩個字都是複數型態,表示是聆聽並遵守啟
示錄內容的所有人。
●「有福的」:SNG03107,「被祝福的」、「有福分的」,在原文中,是#1:3|的第一個字,
用以加強語氣。「有福的」在本書中出現七次
#啟 1:3;14:13;16:15;19:9;20:6;22:7;22:14|。
◎第一世紀時,有能力閱讀的人不多,因此有些具有閱讀能力的人就要負責「誦讀」聖經和重
要的書信給會眾聽,約翰說誦讀啟示錄的人是有福的。今日大家多半都能閱讀,但是否真能
讀懂啟示錄呢?當日「誦讀」是作「文盲」與「神的話」橋樑,今日或許讀者比較大的問題
不是閱讀,而是文化與背景上的距離,使得必須有人進行「解經」來扮演這個「橋樑」的工
作。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讓神的子民跨越障礙來認識神的話語,這種人是有福的」。
◎另有些人或者無力「認字解經」,但他們只要聆聽信息,又遵守信息,一樣可以得福。至於
無力「認字解經」的人怎樣能夠分辨傳達的信息是真是假?這個我們倒不用擔心,因為「主
的羊聽主的聲音」,這是聖經的應許#約 10:27|。
◎本段先講啟示的性質,然後講賜下啟示的方法,最後講領受啟示的對象。
二、發信人「約翰」寫信給收信人「亞西亞的七個教會」,祝福收信者享有從神、聖靈和基督而來
的恩惠與平安。#1:4-6|
●「亞西亞」:字義是「東方」,為當時羅馬的一省,原本為亞他樂三世的國土,於臨死時吩
咐將其國家轉給羅馬人治理。範圍包括小亞西亞以西海岸、地中海沿岸地區,
及弗呂家、每西亞、迦尼亞、呂家等內陸地區,並以別迦摩為首都。並非位於
亞洲大陸的亞細亞,而是今日的「小亞細亞」。當時大約有一百萬個猶太人住
在該地區。
◎「亞西亞七個教會」包括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教
會#1:11|。亞西亞其他的教會尚有位處亞西亞邊緣的「特羅亞」#徒 20:5;林後 2:12|、離
老底嘉不遠,步行即可到達的「歌羅西」#西 1:2|、希拉坡里#西 4:13|與米利都
#徒 20:17|。
◎該地區既然有其他教會,為何約翰僅寫信給這七個教會?
a.可能當時手抄書信獲得不易,故該七個位處地利之便的教會受信後,即可容易地轉達給其
餘的教會。
b.約翰在此七個教會可能有特殊的權柄,再經由此七個教會將啟示錄傳達給其他教會。
c.對當代人而言,「七SNG02033」是完全的數目、有完全無缺之意,啟示錄中此數目計出現
54次,如七個金燈臺#1:12|、七星#1:16|、七燈#4:5|、七印#5:1|、七角七眼#5:6|、七
雷#10:3|、七位天使#15:6|、七個金碗#15:7|、七災#15:8|等。
◎雖啟示錄的受信者為七個教會,但也是為所有教會所寫的,所以常常出現「聖靈向眾教會所
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的文字#2:7;2:11;2:17;2:29;3:6;3:13;3:22|。穆拉多利經
目也認為啟示錄名目上是寫給七個教會,但實際上是寫給整個教會的。
◎不管約翰為何選擇送信給這七個教會,但這七個教會是當時實質存在的教會,並非是想像中
的教會,也不是歷史上七個時期的教會。但也可能是同時指著七種典型的教會,約翰可能是
故意挑這七個狀況不一的教會來寫信。
●昔「在」、今「在」:SNG01510,「存在」、「有」、「是」。原文的順序是「今在」、「
昔在」,「今在」直接用七十士譯本翻譯#出 3:14|上帝名字(耶和
華)的希臘文,「昔在」原文型態是不完成式表示「以前就一直存在
了直到現在」。
●「以後永在」:SNG02064,「來」,而且原文型態表明這是「現在正在來當中」。
◎「昔在、今在、以後永在」:#出 3:14|中上帝告訴摩西他的名字是「I AM」,也就是「永
遠存在」的意思。約翰正是取這個「I AM」的意義來宣告上帝
的「存在」屬性,並且補充上帝是「一直存在、而且正在來臨
」。
●「七靈」:在本書#1:4;3:1;4:5;5:6|出現,這個詞的解釋真是眾說紛紜,基本上「七
SNG02033」是完美的數字,本書出現57次。曾有以下幾種解釋:
a.天使長:偽經以諾書 20:1-8,指十個天使長。偽經以諾壹書 90:21;
多比傳 12:15 指猶太人常提及的,在神榮耀前站立和進入的七位天
使長:烏利爾、拉斐爾、拉基勒、米迦勒、加百列、西迦勒、耶利米
耳,各專司其職,負責看管水、火、空氣之地上元素,且是守護世界
各國的天使。
b.根據七十士譯本的#賽 11:2|,由七種聖靈恩賜所衍生的概念指「完滿的聖靈
」。
c.根據啟示錄#3:1;4:5;5:6|的用法,指在七個教會中運行的聖靈;聖靈的功用
不同,但卻是一位,參#林前 12:11;來 2:4;啟 22:6|。
d.一般以聖父、聖子、聖靈描述三位一體的神,在此是以「神寶座前的七靈」
替代「聖靈」。
◎我們認為,「平安、恩惠」一定從神而來,不太可能會來自上帝、天使、耶穌基督,因此「
天使長」的解釋比較不可能,應該是上帝、聖靈、耶穌基督。至於為何用「七靈」來表示「
聖靈」,其實並不影響我們對經文的瞭解,可能只是表達聖靈表現的多樣性。
◎#1:5|用三個稱號來稱呼耶穌:「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的」、「為世上君王
元首的」。
●「誠實」作見證的:SNG04103,「值得信賴的」、「忠實的」。
●誠實「作見證的」:SNG03144,「見證人」、「殉道者」。不過在約翰寫書的年代,此字主
要的意義還是「見證」。#約 3:11;18:37|記載耶穌用生命,信實的為神
做了見證。
●「從死裡首先復活的」:SNG03588+SNG04416+SNG03588+SNG03498,「那死人中的首生者」。
詳細的意義可以參考#西 1:18|。
●「為世上君王元首的」:「地的君王的主」,猶太人是將#詩 89:27|視為是對彌賽亞將臨的
描述,故若稱耶穌為世上君王的元首,也就是在說耶穌是彌賽亞。
●「恩惠」:SNG05485,是「上帝向不配的人白白的賜予」。此字有「恩典、悅人、吸引力、
感謝」各種意思,也用在指「恩典、恩寵、親善」,但從上下文明顯可以看出指
的是「神的恩惠」(思高譯本即翻作「恩寵」)。
●「平安」:SNG01515,呼應希伯來文SNH07965,基本和主要的意義是一種「健全的狀態」,
亦即全人在一終極和末世性的意義上獲得拯救的狀態。其次(次要的意義),平
安指人因進入了健全的狀態而享受心中的平安。
◎恩惠是根,平安是果。因為上帝向不配的人白白的賜予,人才進入平安的健全狀態之中。
●他「愛」我們:SNG00025,原文時態是「現在主動分詞」,表示耶穌的愛是「持續不斷的
聖愛」。
●使我們「脫離」:SNG03089,「釋放」,有古卷作「洗淨」,此兩字原文僅有少許差異(「
洗去」多了一個字母)。原文時態是「過去式」,表示這個「釋放」或「
洗淨」的動作是「耶穌在十架上替死時已一次完成了」。
◎神的救贖是耶穌以自己的生命(血)付為代價,來換取把我們從罪惡的
綑綁中釋放出來 #5:9;加 3:13;4:5|。經由耶穌在十架上一次所成就的
救贖,神無止息的愛乃持續地向世人表達著。
●成為「國民」:SNG00932,「王權」、「統治」、「國度」。此處的背景,是#出 19:3-8|,
耶穌召基督徒脫離罪惡,跟當日上帝召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一樣,目標都是要
建立一個祭司國度。
●作他父神的「祭司」:SNG02409,「祭司」,是「國度」(「國民」)的同位語,直譯是「
使我們成為一個國度,就是祭司」,也就是上帝要建立一個「祭司國
度」的意思。
◎「作他父神的祭司」:猶太人進入聖殿時,僅可進入外邦人的院、婦女的院、到以色列人可
站立之地,不能再進入祭司的庭院,更別說是踏進至聖所。惟有祭司
才擁有來到神面前的特權。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那偉大之日來臨時,
說「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賽 61:6|。藉著耶穌開了一條又新
又活的路,基督徒可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來 4:16;10:19-20|。所有的基督徒皆為神的祭司。
◎「但願榮耀....阿們」:可能是來自#但 7:13-14|。
●「阿們」:SNG00281,「真實」的意思,表示這禱告是禱告者真實的心聲。
三、本書的主題是:耶穌基督必要再來,上帝是永恆的上帝。#1:7-8|
●「駕」雲:SNG03326,「與....一起」、「藉著」。
◎「駕雲降臨」:但以理在夢中所見整個世界被四個大獸的權勢所箝制過後,由一位像人子溫
仁政權所管轄的異象:#但 7:1-14|
a.「巴比倫」—像獅子、有鷹的翅膀。
b.「波斯」(或「瑪代」)—吞喫多肉的熊。
c.「希臘」(或「波斯」)—背上有四個翅膀的豹。
d.「羅馬」(或「希臘」)—有大鐵牙的巨獸。
e.「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
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
●「他駕雲....哀哭」:取材自#但 7:13;亞 12:10|。指耶穌再來施行審判時,世人因懼怕而哀
哭 (捶胸以示哀哭)。#太 24:30;26:64;可 13:26;14:62| 亦記述人子
將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這話是真實的。阿們」:「這話是真實的SNG03483」係希臘語、「阿們SNG00281」係希伯來
語,意思是「真的!」、「確實如此! 」、「願它如此!」。
◎基督以宇宙萬有之君王身份再臨,不僅對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猶太人、及羅馬人,且包括
歷世代敵對基督者,將是個威脅,且必仰望祂、因祂哀哭#亞 12:10|。
◎啟示錄寫作時代,面臨迫害、甚至殘酷死刑威脅,作為基督徒是不容易的,就連啟示錄作者約
翰亦需忍受被放逐的苦楚。因基督再臨的應許,帶給歷代基督徒極大的安慰、力量,來面對艱
苦的生活及信仰的迫害。
●「阿拉法」和「俄梅戛」: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表示神是歷史始末的主宰,掌
管著一切。景教碑中用「先先」、「後後」來表達類似的意思,意
義是「比先還先」、「比後還後」的意思。
●「主神」:SNG02962+SNG03588+SNG02316,「主上帝」。
●「全能者」:SNG03841,用以表示「掌管萬有、統治萬物者」。於新約中,#林後 6:18|出現1
次,啟示錄出現9次。
◎啟示錄寫作時代,基督徒徒軟弱無力地面對羅馬政府殘酷的迫害,神的教會看似即將被踐踏殆
盡,惟有位全能者時刻保守,強勢政權已成過去,軟弱的教會依然存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