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譴責法利賽人和文士 #11:37-54|
○#太 23:1-36;可 12:38-40;路 20:45-47|
1.一法利賽人請耶穌吃飯,並詫異祂飯前不洗手,耶穌告訴他們:「裡面
」的清潔遠比「外面」的潔淨重要。 #11:37-41|
●「吃飯」:SNG00709,「吃早餐」或指「吃任何的一餐」。
●「坐席」:SNG00377,「躺臥」,「斜倚」,這是當時吃飯的姿勢。
●「洗手」:SNG00907,原文是「洗」,意思是「浸入水中」,是宗教
禮儀上的洗濯。
◎舊約律例並沒有規定飯前要洗手,然而某些猶太人遵守飯前洗手的傳
統,在耶穌時代,飯前沒洗手並不違反律法,但受邀赴宴卻不遵循東
道主的習慣飯前洗手,就是挑戰主人的信念了。
●「如今」:SNG003568,原文是指法利賽人現在作的,也是古時的人
所作的。
◎「你們裡面」:Inside of you,耶穌指責法利賽人把杯子的外面洗
乾淨,但卻不管裡面裝的是什麼。當然,裡面和外
面都一樣要洗乾淨,不過在程序上應該把洗裡面放
在優先。
●「勒索」:SNG00724,「奪取」、「貪婪」 #太 23:25|。
●「邪惡」:SNG04189,「罪惡」、,「惡意」。
●「裡面的」:SNG01751,「在內裡的」,確切意思不明,可能是把杯
盤內的東西拿去救濟別人,同時內心也有愛弟兄的情感
和公義,那麼外面的也要因此「潔淨了」。也有可能是
諷刺法利賽人內心注意的其實是「財富」與「利益」,
因此要把自己內心所看重的分給窮人,執行出「公義」
與「憐憫」,那禮儀上的潔淨與否,就反而是次要的了。
◎「無知的人」:舊約智慧文學中通常用以描述「不敬畏上帝的人」。
2.耶穌指法利賽人的敬虔是虛有其表,疏忽了公義和愛神的事;貪圖名
利,使人沾染了污穢而不自知。 #11:42-44|
◎「薄荷、芸香」:兩者都是調味品和藥材,上帝本來只吩咐人由五
穀、酒、油等出產中捐出十分之一,而法利賽人為了表示敬虔,連
薄荷、芸香、菜也捐出十分之一。
●「反倒不行」:SNG03928,直譯為「忽略」,意思為「從旁邊走過」
。#太 23:23|的原文才應當譯為「反倒不行」。 本
文 ( 路加 ) 中為公義和愛神的事;馬太則為公義、
憐憫、信實之事。
●「不可不行的」:SNG03361+SNG03935,「不可忽略」、「不可放鬆
」。
◎#11:42|的意思是十一奉獻應該要做,但「公義和愛上帝」也不可忽
略。
◎「會堂裡的首位」:指會堂中,台上面對會眾的那種半圓形的位置。
●「不顯露的」墳墓:SNG00082,「不清楚的」、「隱晦的」、「看不
見的」。
◎「不顯露的墳墓」:若有人沾染了墳墓,要有七天的不潔淨
#民 19:16|。在#太 23:27|中則稱為「粉飾的
墳墓」,指人不知道自己有多敗壞。
3.對律法師的辯解,耶穌指明律法師的言行不一。 #11:45-46|
●「蹧蹋」:SNG05195,「侮辱對方」。這裡律法師發言辯解,是因為
通常律法師也是法利賽人。
●「擔子」:SNG05413,「重擔」。此處是指律法師靠口頭遺傳,編纂
成一套詳盡而鎖碎的條規,對一般以色列人而言,這是一
個可怕的重擔。
●「動」:SNG04379,「接觸」、「觸摸」。可能指「幫助遵守」或「
修正使之可行」。
4.耶穌指出當代的律法師,不但默許自己祖宗逼害先知的行為,而且還變
本加厲,殺害神的兒子和使徒,所以要加倍的懲罰。#11:47-51|
◎「修造先知的墳墓」:表面意思為尊崇並記念對先知的記憶。 但在
上下文裡,可能另有這樣的含意:「他們修造沉重的墳墓,為的是確
保這些先知再也不會回來找活人的麻煩」。
●「祖宗」:SNG03962,「父親」、「祖先」,亦可指「同質」之人。
●「證明」:SNG03144,「法律上的見證人」、「為任何事作證的」。
●「喜歡」:SNG04909,「同意」、「認可」、「認同」、「贊同」。
◎外表上這些律法師為那些被他們祖先所殺害的先知修建墳墓,彷彿他
們不同意祖先的行為,可是實際上他們也反對先知的教導,他們所做
的竟和他們祖先過去所做的完全一樣。所以他們乃「證明他們自己的
不是」。
●「神用智慧」:#太 23:34|,耶穌用「我差遣」而沒有用「神的智慧
」,#路 11:49|耶穌的意思是「祂靠著神全備的智慧
說」。
●「使徒」:SNG00652,「使者」。
●都要「問」:SNG01567,「找罪狀」、「追討」。
◎「從亞伯的血起,直到....撒迦利亞的血為止」:亞伯的血是在舊約
中#創 4:10|第一個被流出來,撒迦利亞#代下 24:22|是最後的一個
。從時間上的先後次序言,烏利亞被約雅敬王所殺是發生在撒迦利亞
被殺之後。不過,在舊約正典中,創世記是第一卷書,歷代志則是最
後一卷書,參考#太 23:35|。
5.耶穌指責律法師奪走了知識之門的鑰匙,不但自己不進去學習,還阻止
其他人進去學習。 #11:52|
●「奪了」:SNG00142,「取走」、「帶走」、「移除」。
◎律法師是猶太人的神學與聖經教師,結果卻讓真心想追求真理的人不
得其門而入。
6.文士和法利賽人極力要引誘耶穌多說話好拿他的把柄。 #11:53-54|
●「極力的催逼他」:SNG01171+SNG01758,原文的意思是「極力的懷
恨於心」、「極力的對某事憤恨」。
●「引動」他:SNG00653,「盤問」、「質詢」、「測試」。
●「引動他多說話」:直譯是「質詢測試他關於許多事」。
●「私下窺探」:SNG01748,「設陷阱圈套」、「埋伏以待」。
●「拿」:SNG02340,「用網羅捕捉」、「打獵捕捉東西」。
●「要拿他的話柄」:直譯是「從他口中誘取任何(話柄)」。
◎耶穌責備文士和法利賽人非常嚴謹的洗刷杯盤的外面, 卻完全忽略
了更加重要的裡面清潔。 他們矯揉造作,故意超越律法對人的要求
以示敬虔。舉例來說, 律法要求他們把一般農作物的十分之一獻給
神,但他們卻把後園中的幾株小菜等微不足道、雞毛蒜皮的東西也要
計算在內,卻完全漠視公義和愛神的真意。他們像未經標示的墳墓
,使不警覺的人失足跌倒,碰到死人沾染污穢。他們制定了各種不
同條規的要求,如同重軛加在一般人的身上,自己卻袖手旁觀,置
身法外,對不勝負荷的人,連一指之力也不肯給予幫助。他們手中
掌握著開啟救恩之門的鑰匙,非但自己不肯進去,反而擋住了門口
,連那些想要進去的人,也無法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