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洗約翰施洗的原因是因為有一位更大更尊貴的即將來臨。 #1:24-28|
●「法利賽人」:SNG05330,字義是「分離者」,當代法利賽人的人數
大約有六千,散佈在整個巴勒斯坦。他們是會堂裡的
教師,人們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護衛者
,監管人們正確的遵行律法。他們認為傳統上對律法
的解釋和規條,具有實質上和聖經同等的權威。
●「施洗」:SNG00907,「潔淨」、「洗禮」。當時如果外邦人想改信
猶太教,猶太人就替他們施行這種象徵意義的洗禮。
●「解鞋帶」:指「最低賤的服事」,這件工作連希伯來奴隸都不必為
主人做。
●「約但河外」:約但河東。
●「約但河外伯大尼」:詳細的地點無法肯定,有三種主要的說法
1.伯大巴喇:這是第三世紀以後古卷上的名稱
此處地點不明,但應該在約但河
外。
2.靠近耶路撒冷的伯大尼。
3.約但河東某處叫做伯大尼的。這是大多數學
者的看法。
◎洗禮本是外邦人入猶太教的儀式,而約翰呼召猶太人出來接受洗禮,
意思就是要猶太人承認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所
以今天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
的信仰。等於是一種悔改性的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