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帝賞賜以色列人鵪鶉與嗎哪為食物 #16:1-36|
◎本章主題是上帝的餵養,包括提供鵪鶉和嗎哪給以色列人的肉體,
又讓安息日具體化餵養他們的靈性。可以和#民 11|並列來看。
◎#16:1-12|裡面「怨言」(SNH08519)這個字出現了多次(5次),顯示
百姓的呼求是有多強烈。
◎在汛的曠野有嗎哪和鵪鶉供應這樣的神蹟非常奇妙,除了突然在
曠野出現大量食物是非常神奇的事情之外,每人如何得到足夠的份
量也是同樣奇妙的事。因此對以色列人來說,上帝從天降下嗎哪是
ㄧ個非常特別的經驗,他們常在和子孫述說出埃及故事時必提此事
件,藉此表示他們對上帝行奇妙拯救的感謝。參考 #出 16:31,35|;
#尼 9:20|; #詩 78:24|; #約 6:31|。
1.以色列人又發怨言,埋怨以前在埃及有肉吃,而上帝領他們出來到
曠野,要餓死他們。 #16:1-3|
●「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大概出埃及一個月。
●「汛」:「刺」或「黏土」。汛的曠野大約在西奈半島西南。
「汛」SNH05512和 「西奈」SNH05514有相同字根,
互相有關聯。在今德伯特蘭勒(Debbeter-Ramleh)
區,近西奈山。
●「汛的曠野」:聖經除此處(#16:1|)外,只有在#17:1|以及
#民 33:11-12|兩處提及此地。
●「坐在」:SNH03427,原文是「坐」、「居住」。
●「肉鍋」:原文真的是「肉」、「鍋子」。我們可以想像奴隸
不可能真的吃很多肉,但是以色列人將埃及的處境
美化成「可以隨意吃肉」。
●「吃得飽足」:原文「吃麵包到飽」。
◎以色列人抱怨沒有「肉」和「麵包」,之後上帝就以神蹟供應。
以鵪鶉替代肉,以嗎哪替代麵包。
◎理論上以色列人帶有家畜,要吃肉也可以,只是他們可能不願
意宰殺自己的牲畜,又覺得以前可以吃屬於別人的肉,所以埋
怨。事實上#1:14|記載他們「覺得命苦」,可不是「心滿意足
」喔!
◎#16:3|不單是埋怨,而是指責了。這指責,並且是刑事的罪狀,
而且指責他們有預謀陷害的嫌疑。這是聽話的當事人,極難忍
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