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記 1章4節 到 1章11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二、尼希米為這個消息禁食禱告。 #1:4-11|
      ●「坐下哭泣」、「悲哀幾日」、「禁食祈禱」是一個漸進式的哀悼行動。
      ●「坐下」:舊約時猶大人舉哀和禁食的姿勢(#伯 2:8;伯 2:13;詩 137:1| 
                  #結 26:16;拿 3:6|)。
      ●「哭泣」:心中悲哀傷痛的表現,通常帶有眼淚(#伯 27:15;創 45:15|, 
                  #創 50:1|)。
      ●「悲哀」:通常指為死人舉哀的禮儀(#創 37:34;撒下 13:31-37|)或審判
                  臨到對罪痛悔的反應(#出 33:4;民 14:39;珥 1:9;摩 9:5|)。
      ●「悲哀幾日」:希伯來動詞是特別加重語氣的語氣詞,強調哀傷已到了極點。
      ●「禁食」:被擄期間,禁食成為平常的習慣,用來紀念國難。
      ●接下來#1:5-11|為「尼希米的禱告」,其中包括
        (1) 確認神是誰 (2) 認罪懺悔 (3) 代求。他的禱告不是事不關己,而是
        認為他和他的同袍休戚相關。
      ●本段禱文用了很多申命記的辭彙:
        #1:5|   #申 7:9,21;10:17|
        #1:7|   #申 6:1|
        #1:8|   #申 4:27;28:64|
        #1:9|   #申 12:5;30:1-4|
        #1:10|  #申 9:29|
        但以理的禱告#但 9:4-19|也有同樣的特徵,顯示申命記的辭彙被當時的人
        熟悉。
      ●「大而可畏」:「偉大而可怕」的意思。
      ●「守約施慈愛」:這是十誡第二誡中後半段的應許部份#出 20:6|。
      ●「我與我父家」:表達尼希米與以色列人認同。
      ●「甚是邪惡」:「極度邪惡」、「壞到極點」的意思。
      ●「典章」:是制度法令等的總稱。
      ●「救贖」:此處的救贖很可能是指從巴比倫的俘虜中獲釋,平行於以色列
		          早前從埃及人的奴役中獲釋。
      ●#1:10|尼希米借用摩西在西乃山上為以色列民代求的話來跟上帝求。
       (#出 32:11-13;出 33:13;申 9:25-29|)
      ●「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贖的」:直譯為「用極大的力和堅固的手所買贖
                                      的」,指上帝從前從埃及為奴之家把他
                                      們救贖出來(#申 9:26;代上 17:21|)
                                      ,也是當時把他們從被擄之地救贖歸回
                                      至猶大地。
      ●「你的僕人」:尼希米喜歡用這個詞來稱呼自己或以色列百姓
                      (#1:6,10-11;2:20|)。
      ●「在王面前」:原文是「在這人面前」。看下文可知是指波斯王亞達薛西
                      一世。
      ●「王」:原文是「這人」。雖然有人因此質疑這不是尼希米的禱
                文,但相對於天上的神,亞達薛西王不過是普通的人,
                再說,這是尼希米個人的禱告,而不是向別人提到王,
                用「人」代稱並不足為奇。
      ●「現今亨通」:直譯是「今日成功」。
      ●「酒政」:職責是為國王挑選美酒、試酒、倒酒,防範有人在酒中下毒,
                  並且陪國王喝酒作樂。通常是國王的親信,也是國王消遣的伙
                  伴。由於亞達薛西王一世繼位時曾經發生暗殺流血事件,因此
                  酒政這個職位就特別重要了。
      ◎尼希米身為波斯王的寵臣,卻主動關心耶路撒冷的狀況,也願意冒險處理
        耶路撒冷的問題。我們身為收入穩定的一群,每天關心的或者是股票、投
        資,有想過神的國度的需要嗎?曾經為神的國度冒過險嗎?
      ◎尼希米時代的波斯王,正是決定讓耶路撒冷城牆停止建立的亞達薛西王,
        尼希米去王面前為耶路撒冷求情,可是冒著相當大的危險。
      ◎尼希米祈禱的方式,是把目前的需要置於神在漫長歷史中怎樣對待祂
        子民的全景之中。他和以色列民從歷史中都很清楚明白神的屬性,因此
        他的祈禱建立在神和子民所立的約上。他所說的不只是城牆被毀或從
        巴比倫回歸任何單一事件上,而是從過去看到神要怎麼在現在和未來
        對待祂的百姓。所以他懇求神的憐憫,雖然以色列民一再犯罪,但祂
        總是願意和祂的子民恢復關係,只要百姓悔改。
      ◎尼希米聽到消息後,他大可以覺得他只是一個小小百姓管不了這麼多
        事情。但是我們卻看到身為王信任酒政的他不但立刻禱告來到神面前,
        而且憑著自己的職分向波斯王秉告以色列民的苦情。我們是否也能像尼希
        米一樣,並不輕看神給我們的位份,而能在神給我們的崗位上,為神做光
        做鹽呢?
      ◎尼希米為問題而痛心,但他沒有抱怨、愁煩、自憐或悲嘆,這是我們通常
        遇到問題的反應。然而他卻是積極的行動與解決問題。首先他先來到神
        面前禱告,裡面有讚美有感謝有悔改有立志,並有明確的祈求。我們是否
        也從尼希米的禱告中有所借鏡,並有信心知道神必用大能的手幫助我們?
      ◎尼希米回憶錄常常顯示他深深感受到神的帶領(#2:8,12,18,20|
        #4:14,15,20;5:13,15;6:16;7:5|)。
      ◎從這裡我們看到,禱告跟行動一樣重要。尼希米的禱告首先訴諸上帝的屬
        性(#1:5|),值得注意的是,神守約、施慈愛以後,人應有的回應是要
        「愛祂、守祂誡命」。
      ◎這段禱告也讓我們想到「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
        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