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摩西賜給兩個半支派,以及瑪拿西自行擴張取得的土地
#32:33-42|
◎此處突然加入瑪拿西半支派的記載,引起許多爭議。不過
#申 3:13;書 13:29|都說明瑪拿西支派已經有人住在約旦河
東。
●「那地和周圍的城邑」:原文是「那地與其城鎮、領土、周
圍之地的城鎮」。
●迦得子孫「建造」:此處應該是「重建」的意思。
●「底本」:字義是「荒廢的」。
●「亞他錄」:字義是「王冠」。
●「亞羅珥」:字義是「毀滅」。是西宏所征服的亞摩利城市
(#申 2:36; 3:12; 4:48|)。位於現在的達希
班以南4.8公里處。該地名還出現在#書 13:25|;
#士 11:33|;#撒上 30:28|。
●「亞他錄‧朔反」:字義是「他們強奪的王冠」。
●「雅謝」:字義是「受幫助的」。
●「約比哈」:字義是「高聳的」。
●「伯‧寧拉」:字義是「豹之家」。參 #書 13:27|
●「伯‧哈蘭」:字義是「他們山丘的家: 喜樂的呼喊者之家」。
可能是"Beth Harran",約旦東方一小時行程,
耶利哥的反方向。
●「希實本」:字義是「堡壘」。在#民 21:25|中,這座城屬於亞
摩利人。#書 13:17|由流便支派控制。#書 21:39|
擁有該城的是迦得支派。#賽 15:4; 16:9|;
#耶 48:2|摩押人再次佔領該城。最終落在亞捫人
手中(#耶 49:1-3|)。
●「以利亞利」:字義是「上帝升起」。
●「基列亭」:字義是「雙城」。
●「尼波」:字義是「先知」。
●「巴力‧免」:字義是「住處之主」。
●「名字是改了的」:更改尼波和巴力免的名字是因為它們代表當
地的異教信仰。但這些古老的名稱延續了下
來(#書 13:17|;#結 25:9|)。
●「西比瑪」:「示班」,字義是「香氣」。
●「睚珥」:字義是「他啟迪」。
◎「睚珥」說是瑪拿西的子孫#32:41|,但是#26:28-34|人口普查
時此人沒出現,#書 17|分地時也沒出現。#代上 2:23|說睚珥
是瑪吉的兒子,#代上 2:21-22|說他是猶大支派希斯崙的孫子。
不過這樣的話睚珥應該要算是猶大支派,不知道為何算成是瑪
拿西支派。
●「基列的村莊」:原文是「他們的村莊」,實際的意義應該
是「亞摩利人的村莊」。
●「哈倭特‧睚珥」:字義是「睚珥的村落」。見#書 13:30|;
#士 10:4;王上 4:13;代上 2:22-23|。
●「挪巴」:字義是「吠叫」,也出現在#士 8:11|。
●「基納」:字義是「財產」,參#代上 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