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22章2節 到 22章6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二、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遭遇的事情 #22:2-36:13|
      ◎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大約居住了半年。
    (一)巴蘭與巴勒嘗試咒詛以色列人,但無法成功 #22:2-24:25|
          ◎西元1967年,在Tell Deir' Alla,挖到一個西元前725-675的刻文
            ,提到巴蘭這個名字,而且也說這個巴蘭是「比珥的兒子」,是神
            的先知。該刻文上的巴蘭,可能就是此處的巴蘭。
          ◎這一整段中,除了#22:22-35|大部分以「耶和華(雅威)」稱呼上
            帝之外,其他廣泛使用各種名稱來稱呼神,如:「Elohim」、「El
            」、「全能者」等。
          1.摩押王巴勒邀請巴蘭協助咒詛以色列人 #22:2-6|
            ●「西撥」:字義是「麻雀」。
            ●「巴勒」:字義是「破壞者」。在#書 24:9|;#彌 6:5|中與巴蘭
                        一起再次被提到; 在#士 11:25|中被單獨提到。
            ●「心內憂急」:原文是「摩押人因以色列人心內憂急」。
            ●「心內憂急」:SNH06973,「極端厭惡」、「感到憎嫌的恐懼」。
            ◎其實以色列人似乎是刻意避開以東和摩押人的領土,但是此處還是
              描述摩押領袖對以色列人又害怕又厭惡。所以想置以色列人於死地
              。
            ●「米甸」:字義是「爭鬥」。米甸人是半遊牧民族,文獻中由巴勒
                        斯坦的外約但和尼革地區,到西奈半島北部都出現過此
                        民族。不過米甸人活動的中心,是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的
                        阿卡巴灣東面地區。聖經記載米甸人的祖先也是亞伯拉
                        罕#創 25:1-2|,把約瑟賣入埃及的也是米甸商人
                        #創 37:28|。
            ◎米甸是在沙漠散居的遊牧民族;無論是在西乃曠野及約但東部沙漠
              高原(#出 2:15|;#士 6:3|)。摩押與米甸為近鄰且歷來為敵(
              #創 36:35|),這時卻願意聯合起來對付以色列人。
            ●「對米甸的長老....」:原文是「摩押人對米甸的長老....」。
            ●「餂盡」:字義是「吞沒」、「舔」。
            ●「田間的草」:原文是「田間的綠物」。
            ◎#22:4|可以看出此時可能有一部分米甸人與摩押人共同居住。巴蘭
              與米甸人的關係可以在#25:1-6|和#31:8,16|看出。不然基本上這
              一段是以摩押人為以色列人的主要對手。
            ●「大河」:由於巴蘭出自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申 23:4|),所以肯
                        定是指幼發拉底河(#出 23:31|;#書 24:2,3,14|)。
                        根據巴蘭自己的話(#民 23:7|),他來自亞蘭,即上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毘奪」:字義是「預言者」。一般認為是位於幼發拉底河邊,
                        迦基米施南方20公里左右的皮特魯 Pitru。此地與摩押
                        平原距離大約600公里左右,來回一趟大約要20-25天。
                        此處來回四趟要用掉90天左右。
            ●「遮滿地面」:原文是「遮蓋地的眼睛」,意義是「遍滿全地」。
            ◎#申 23:4-5|描述「毘奪」位於美索不達米亞。
            ●「本鄉」:原文是「那百姓後裔的地」,有些學者透過改動原文,
                        將這個詞解釋成「亞捫人的地」,不過這就導致經文與
                        #申 23:4-5|矛盾。也有古譯本翻譯成「亞茅人的地」
                        。此處翻譯成「本鄉的人」,應該還是最好的選擇。
            ●「比珥」:字義是「焚燒」。
            ●「巴蘭」:字義是「非我民」。
            ●「一宗民」:SNH05971,「國家」、「人民」的陽性單數。
            ●「有一宗民....」:原文是「看哪!有一宗民....」。
            ●「遮滿地面....」:原文是「看哪!遮滿地面....」。
            ●「與我對居」:原文是「他住在我前面」。
            ●「這民比我強盛,現在求你來為我咒詛他們」:原文是「現在求
              你來為我咒詛他們,因為這民比我強盛」。
            ◎雖然被亞摩利人所征服(#民 21:26|),但仍保留原來的地名。
              聖經沒有明確指出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營的時間,但一般認為
              是在第四十年的年末離開毘斯迦山或亞巴琳山的
              #民 21:20;33:48|。
            ◎摩押人並不是以色列人的目標。神吩咐以色列人不得入侵摩押地
              (#申 2:9|), 他們才繞過以東和摩押來到摩押平原(
              #民 20:21; 21:13|)。但是摩押的王巴勒甚是害怕,與米甸
              人聯手對抗。摩押人現在的恐懼是早有預言(#出 15:15|)。
            ◎祝福和詛咒在古代是很常見的,正如挪亞(#創 9:25-27|),以
              撒(#創 27:27|),雅各(#創 49|),約書亞(#書 6:26|)和
              以利沙(#王下 2:24|)所做的。歌利亞在與大衛交戰以前,也
              求他的神詛咒大衛(#撒上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