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導門徒 #4:27-38|
1.門徒不解耶穌和一女人說話。 #4:27|
◎按猶太人的習俗,不相識的男女不應該在公共場合交談。
2.撒瑪利亞婦人的改變
(1)打水 #4:7| → 留下水罐子 #4:28|
(2)遮掩 #4:17| → 宣揚 #4:29|
(3)敵對 #4:9| → 信靠 #4:29| (並不完全─「莫非」)
●「莫非....嗎?」:原文較不肯定,可譯為「難道這會是基督嗎?」。
並非表示婦人不信耶穌是彌賽亞,而是當日婦女的
角色促使她採用這種徵詢的語氣(而非教導式的宣
告)。
◎留下水罐子應是十分迫不及待的表現。
3.撒瑪利亞人的反應:出城往耶穌那裡去(詳情請見#4:39-42|)
◎想必撒瑪利亞婦人的改變是巨大的,以至於許多人願意去(當時應該
是下午)看看耶穌。
4.耶穌以食物當話題教導門徒做上帝的工 #4:31-34|
●「對耶穌說」:原文是「請求他說」。這大概表示耶穌常常廢寢忘食
,以致門徒要請求SNG02065 祂吃東西。
●「食物」:SNG01035,「食物」、「吃的動作」。
◎此處的「食物」可能是指「存活的動力」,「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
是支持耶穌繼續存活的動力。也可能因為「食物令人飽足」,「遵行
差我來者的旨意」令耶穌飽足。一般認為耶穌此處的言論,是回應
#申 8:3|摩西對以色列人說:「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
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
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5.要門徒以屬靈的眼光看見神國的莊稼已熟(人心已預備好了),收割
的人有永恆的報答。#4:35-38|
●「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一句格言,意思是「收割的時辰
是催促不來的」。
●「撒種的人」:在門徒之前工作的人:施洗約翰、眾先知。
◎#4:38|是說門徒是承接整個救恩歷史中收割的人,歷代的先知做了
努力,甚至付出生命,但門徒還沒怎樣付出勞力就要收穫了。有時
我們帶人信上帝也是如此,不完全是自己的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