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色列人行經曠野抵達西奈山#15:22-18:27|
(一)苦水與以琳 #15:22-27|
1.以色列人走到書珥的曠野,找不到水,到了瑪拉,有水卻不能喝。
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 #15:22-24|
●「領」:SNH05265,原意「拉出」。
●「書珥」:字義是「牆」。
◎#15:22|提到他們一連走了三天卻找不到水喝,而且是在曠野中缺
水,的確是很嚴重的問題,也難怪他們會發怨言。
◎舊約中以色列民發怨言在出埃及記及民數記中隨處可見:
#出 14:10-12;15:22-24;16:2-3;17:1-3|
#民 11:4-5; 14:2-3; 16:13; 20:2-5; 21:4-5|
●「瑪拉」:字義是「苦味」。一般認為是哈瓦拉泉(Ain Hawarah
)或雅翁莫沙泉 (Ayun Musa)。
2.摩西呼求上帝,上帝指示丟樹在水中,改變水質。上帝在瑪拉為
以色列人訂定律例、典章,以色列人下一站到達以琳。#15:25-27|
●「摩西呼求」:馬所拉版希伯來文是「他呼求」。但是七十士譯
本,撒馬利亞五經,武加大譯本都有「摩西」。
●「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原文為「祂在那裡為他們....」。
●「律例」:指SNH02706「要求」、「義務」。
●「典章」:指SNH04941「上帝神聖的審判」。
●「試驗」:「測驗」、「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15:25|指出這些律例典章誡命是和水一起賜予的,
表示水和規則都是生存的必需物,就此帶出社群制度的特質。
◎「加與埃及人的疾病」:指的可能是十災中的「瘡災」#9:9|或
第一災「水變成血(有水不能喝)」
#7:19|。
●耶和華是「醫治」:SNH07495 。這裡是指把苦水變為甜水的事。
在 #王下 2:21-22|以及 #結 47:8| 都是用
同樣的字,也是指水變甜。但是在舊約,這
個字通常是用來指醫治病人身體上的疾病,
或靈性上的疾病,例如:#創 20:17|,
#撒上 6:3|, #代下 7:14|,#詩 103:3|,
#詩 147:3|, #賽 53:5|,
#耶 3:22;6:14;30:17|。#何 6:1| 則是作「
赦免」解。
●「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可譯為「我─耶和華你的醫治者」。
此處比較特別,和舊約一般用語「我─耶和華你的上帝」不同,
因為以色列人對於上帝對埃及降災還印象深刻。
◎#15:26|上帝應該是用「醫治水源」來當範例(#王下 2:18-22|
以利沙進行類似的神蹟就用同一個「醫治」SNH07495來描述水
變成可飲用的過程),告訴以色列人,他是「醫治」的神。
●「以琳」:字義是「棕櫚」。一般認為是瑪拉南面約十五公里
的加蘭德爾河(Wadi Gharandel)。
◎此處詳細記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一方面可能是第
一手資料,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十二支派」、「七十人下埃及」
數字遊戲的意味在其中。
|